金秋时节,硕果盈枝。走进临渭区交斜镇的“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基地,连绵的藤架上挂满了饱满翠绿的果串,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村民们正忙碌地进行采摘、分拣、包装,高标准农田里玉米长势喜人,道路提升现场施工正忙,农户家中干群畅谈共谋发展……这样一幅生机勃勃、干群齐心的丰收画卷,正是交斜镇深入推行“一线工作法”的生动写照。一直以来,交斜镇始终坚持以“一线工作法”为抓手,引领党员干部下沉田间地头、农户家中、项目现场,服务前移、资源下沉,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粮食安全等关键领域持续发力,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产业振兴在一线,为特色种植“把脉开方”
近期,交斜镇组织农技骨干、“田秀才”组成技术服务队,深入特色种植园区,与种植户面对面交流,针对种植户反映的成熟期易落果、保鲜期短等技术难题,现场指导,提出采前控水、分批采摘、果穗整形、冷链保鲜等解决方案。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提供一对一的技术指导,从葡萄的修剪整形到疏花疏果,从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到肥水的科学管理,每一个环节都耐心讲解、亲自示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果品品质显著提升,“多果并丰、四季有产”的多元增收格局逐步形成,真正让“小果子”变成农民致富的“甜蜜事业”。
乡村治理在一线,共建共治提升“生活品质”
交斜镇以“千万工程”示范村光新村为试点,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统筹推进道路硬化、生活垃圾治理、“四小园”等基础设施建设及特色产业发展。同步强化村级自治,指导光新村完善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机制,开展“五美庭院”“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弘扬文明新风尚。党员干部积极组织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推动实现从“环境美”到“风尚美”的治理升级。如今的光新村,村庄整洁、乡风和谐、生活便利,群众不仅享有更舒适的人居环境,也更主动地参与到乡村振兴之中,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聚力稳粮在一线,守牢粮食安全“民生底线”
交斜镇坚决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镇村党员干部深入高标农田和种粮一线,开展抗旱防涝、病虫害防治、收播机械协调等服务,落实“一喷三防”“一喷多促”关键措施。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修复水毁渠道、推广节水灌溉,不断提升耕地质量和防灾能力。同时,依托镇粮仓项目,打造“种植—仓储—销售”一体化体系,帮助农户节本增效、稳定增收,让群众吃下“定心丸”,端稳“手中碗”。
在各项农业农村工作推进中,交斜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镇主要领导带头深入田间协调问题,农技人员蹲点指导葡萄后期管理,村干部主动帮助劳动力短缺家庭抢收抢种。光新村党支部书记刘宝定说:“我们就是要把办公室搬到田野里,把政策服务送到家门口,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一线耕耘,初心为民。在交斜镇农业农村工作的征程中,交斜镇党员干部始终坚守在一线,通过一件件实事、一项项举措,将产业发展转化为农民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将环境改善体现为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交斜镇的党员干部们将继续在一线深耕细作,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大力度推进资源向一线倾斜、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果于一线体现,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杨蓉)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