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漫步在秦巴山区的旬阳市小河镇龙王滩村,清风拂过月亮湾的百亩农业基地,一池荷塘应夏绽放,晕染出唯美的诗意;伴着现代产业的蓬勃发展、农文旅经济的方兴未艾、文明新风的浸润滋养,荷香如缕、漫过田畴、漾满庭院,悄然见证着村庄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华丽蝶变。
近年来,龙王滩村以荷花为媒,在“千万工程”指引下,精心打造的“清风荷韵”荷塘,不仅扮靓了村容,更引来了八方来客、滋润了百姓心田,绘就出一幅荷韵悠悠、幸福满满的乡村新画卷。
荷塘美景 靓村容
青砖黛瓦映碧波,绿树繁花绕荷塘。走进龙王滩村,昔日的寻常村落已焕然一新。村民郭鹏家的卫生厕所干净整洁、李崇民门前的新修花坛里繁花似锦、谢才兴家的绿化栅栏外,连片花朵与荷塘相映成趣。村民陈立山站在自家焕然一新的院坝里,望着眼前的景致笑得眼角起了褶子:“你瞅瞅这荷花塘边的路,以前坑坑洼洼,现在铺得平平整整。走在新铺的彩虹步道上,连空气里都飘着花香,每天出门心里都敞亮!”
通过“文明村镇”“五美庭院”的常态化创建,村里以“户—院—线—片—面”全域整治为抓手,如今的月亮湾,百亩荷塘成了最美底色。白墙黛瓦的民居鳞次栉比,太阳能路灯沿塘而立,“鱼跃龙门”景观节点旁,水车庭院与荷塘垂钓观景台相得益彰。偶有旗袍秀的身影掠过荷塘步道,与亭亭玉立的荷花构成一幅流动的画卷。荷花之美,已悄然融入村庄的每一个角落。
荷香远飘 引客来
“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景致,成了龙王滩村最亮眼的“名片”。近期自“清风荷韵·自在月亮湾”荷美生活季文旅活动启幕以来,四面八方游客循香而至。他们或漫步荷塘步道,在观景台定格夏日美景;或走进农家乐,尝尝荷叶饭、浆水豆腐的地道风味,再捎上些羊肚菌、土蜂蜜等特产回家。
村民邓发明看着自家农家乐座无虚席,笑得合不拢嘴:“村里环境变好了,我就开起了这农家乐,主打绿色菜品,生意好得很!”
毗邻荷塘的彩虹路沿线,垂钓鱼塘边新修的休闲垂钓座台与风景伞点缀其间,引得不少垂钓者驻足拍照;共享菜园里,游客弯腰采摘新鲜果蔬;溪潭边,孩子们卷起裤腿捉鱼嬉戏,笑声洒满水面。不远处,占地300余亩的金田现代农业园区,这里不仅种植着优质时令蔬菜和特色水果,更将农耕体验、观光采摘、休闲垂钓等多元项目融为一体,与周边的热闹景致相映成趣。这种集种植、养殖、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年综合产值达500万元,有效带动了村民持续增收。
龙王滩村从单一的荷塘观赏,拓展为“赏荷—垂钓—采摘—体验”的链式农文旅发展,将荷花美景转化为景点资本,让农产品变成旅游商品,越来越多的游客不仅为荷而来,更为村而留。
荷韵溢漾 润民心
荷花的清雅,不仅美化了村庄、吸引了游客,更滋润了村民的心田。村民们主动参与到村庄建设中,村民罗培云响应卫生厕所改建,从最初的犹豫到主动配合,看着自家厕所从“脏乱差”变成“洁净美”,他逢人便说:“以前厕所藏在角落里,夏天味大还招蚊子,现在改造后,既干净又方便,游客来了不嫌弃,咱自己住着也舒坦!”村民宁家林提着水管养护新铺的草地,额头汗水流淌,却干劲十足:“大家共同努力,村庄才能越来越好,这几天参与舞台搭建、搞卫生,村庄一下子就火起来了。”
目睹家门口的喜人变化,村民们脸上笑容洋溢。傍晚时分,太阳能路灯亮起,村民们或在荷塘边散步、或在广场聊天、孩童们追逐打闹,荷香伴着欢声笑语,成了村庄最动听的旋律。这场“荷美生活季节文旅”活动,擦亮了龙王滩的美誉,带动了群众增收,更激发了全民参与建设与服务的热情,群众的归属感愈发强烈。
一池荷花香满村,不仅扮靓了乡村的“面子”,更做实了民生的“里子”。在龙王滩村,荷花已不只是夏日的风景,更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它让生态更美、产业更兴、百姓更富,在秦巴山区奏响了一曲悠扬的荷韵幸福之歌。(许明成 高冉)
责编:张颖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