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时代人物

探寻非遗传承密码——宜川胸鼓省级传承人张明雄

宜川,这片黄河之畔的热土,孕育出了众多璀璨的民间艺术瑰宝,宜川胸鼓便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珠。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宜川胸鼓省级传承人张明雄,聆听他与胸鼓之间的动人故事,领略这项古老艺术的独特魅力。
张明雄,1946年5月出生,他的人生经历与宜川胸鼓紧密相连。早年,他先后在宜川县蒲剧团和农职业中学工作,2006年退休后,依然全身心投入到他热爱的民间文化事业中。自1979年起,张明雄便一头扎进了宜川胸鼓的表演与研究领域,开启了他的传承之路。
IMG_257
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张明雄对宜川胸鼓进行了大胆的改编与创新。他精心钻研,不断改进胸鼓的打法和技巧,让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他的努力下,宜川胸鼓在延安文艺会演中两次荣获表演一等奖,成为了当地文艺舞台上的明星节目。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张明雄一直是宜川胸鼓演出和传承培训的中流砥柱。他不辞辛劳,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宜川胸鼓人才,为宜川胸鼓的传承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宜川胸鼓的主要领军人物之一。2008年,他被陕西省文化厅批准为“宜川胸鼓”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这是对他多年来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
IMG_258 张明雄的胸鼓表演,风格独特,令人过目难忘。他的摆头尽显一个“俏”劲,垫步充满一个“闪”劲,转身更是有着一个“猛”劲,动作洒脱自如,节奏明快有力,舞姿优美动人。在“平打”“对鼓”“连鼓”等传统打法上,他技艺炉火纯青,而在“七星鼓”(多鼓)、“上扁担”、“倒挂金钟”、“丑鼓”、“快慢十六拍”、“五花腿”、“变身跳”等创新打法中,他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在表演图形上,他独创的“散点”“大小方块阵”“车轮转”“十字大交叉”“众星托月”“荷花怒放”“十八罗汉”“蛇摆尾”等多种图案,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充分展现了宜川胸鼓的独特魅力。
IMG_259
多年来,张明雄带着宜川胸鼓踏上了无数的舞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64年、1979年,他在延安地区文艺会演中两次荣获胸鼓表演一等奖;1984年,在延安地区春节文艺会演中再次斩获一等奖;1990年,他参加临潼“石榴艺术节”和陕西省“九运会”开幕式的胸鼓表演,让宜川胸鼓的风采在更大的舞台上得以展现;1991年,在沈阳首届国际秧歌大赛中,宜川、洛川、安塞集体荣获“延安武鼓”大奖,他个人也获得胸鼓表演奖;1992年,参加甘肃省首届国际“丝绸之路”艺术节,集体荣获特别大奖;1994年,他带领团队赴京参加“国庆四十五周年”庆典演出,在天坛奏响了宜川胸鼓的激昂乐章;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他又多次率队参加各类大型活动的胸鼓表演,让宜川胸鼓的名声越来越响亮。
IMG_260
张明雄用他的一生,为宜川胸鼓的传承与发展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是宜川胸鼓的守护者,更是这门古老艺术的创新者和传播者。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担当,也看到了宜川胸鼓蓬勃发展的希望。下一期,我们将继续探寻宜川胸鼓的传承故事,敬请期待!(供稿:宜川县文化馆)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