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榆阳区马合镇:马铃薯喜获丰收 田间地头绘就“丰”景图

连日来,在榆阳区的广袤田野上,丰收的喜悦扑面而来。连片种植的马铃薯田一望无际,翠绿的薯秧层层叠叠,宛如为大地披上了一层厚实的“绿毯”。一颗颗饱满圆润的马铃薯从松软的泥土中“探”出脑袋,尽显丰硕。一幅生机盎然、硕果累累的乡村丰收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也为榆阳乡村振兴注入了无限活力。

IMG_256

记者走进马合镇麻生圐圙村,马铃薯种植基地内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田埂间,大型马铃薯收获机来回穿梭,轰鸣声此起彼伏,机器滚筒高速翻转,一串串裹着湿润泥土的马铃薯被顺势翻出,在田垄间滚落铺陈,勾勒出机械化采收的高效图景。

IMG_256

不远处的田间,工人们则忙着进行辅助作业:大家三人一组、五人一群,有的俯身弯腰,捡拾田中的马铃薯块;有的提袋捡拾,快速将分拣整齐的土豆装袋、搬运上车,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我们在麻生圐圙村种植了8600亩马铃薯,其中2600亩是专用炸薯条的麦肯品种,剩余的6000亩V7品种是菜用薯。麦肯品种的马铃薯每亩产量3吨半左右,V7品种的马铃薯每亩预计产量12000斤左右。我们在麻生圐圙村流转了近13000亩的土地,通过地租费用、劳务用工等,增加当地老百姓经济收入。”榆林市明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杨广才介绍。

IMG_256

产业兴则乡村兴。近年来,马合镇始终把夯实农业产业基础摆在突出位置,以“盘活土地资源、壮大集体经济、提升产业效益”为路径,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通过修建灌溉水渠、硬化田间道路,为农业生产筑牢硬件根基。同时,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以“机械化、标准化、产业化”为方向,推动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种植转型升级,今年,全镇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1.5万多亩,规模化种植格局初步形成。通过强化要素优化配置,整合资源、补齐短板,切实以产业升级带动集体经济壮大与农户持续增收,稳步迈向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目标。

“下一步,马合镇将以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为基点,持续聚焦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做大马铃薯产业规模,深化与龙头企业的合作,稳固利益联结机制,打造特色品牌形象,持续壮大集体经济,保障粮食生产稳定,让农户增收致富,切实推动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马合镇副镇长曹向斌说。(来源:榆阳宣传)

责编:刘朋涛

编辑:时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