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院坝,几把板凳,茶余饭后,干群齐聚,一场场“院坝会”在石泉县中池镇就此展开。没有严肃的会场,没有固定地讲台,围绕群众切身利益,问发展之计、解民生之困、话治理之策、守安全之基,真正架起联系服务群众的“连心桥”,绘就干群同心、乡村振兴的和谐画卷。

零距离沟通,让政策宣讲“接地气”。“各位村民这两天要抓紧时间把医保缴了,积极参保,我们以后要有个三病两痛才有保障!”2025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工作启动以来,中池镇召开院坝会、小组会,积极组织党员干部、网格员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们介绍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参保、医保报销等热点医保政策,对群众最关心的慢性病待遇、医保异地结算等问题作出耐心细致讲解,让群众心里有本“明白账”。针对一些群众因不会使用现代智能工具而面临的实际困难,现场“一对一”指导,主动为困难群众帮办代办,让参保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医保服务的温暖和关怀,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体对医保政策的知晓率与参与率,切实保障民生政策惠及千家万户。

常态化守护,让平安幸福“有保障”。“大家平时接到电话让打钱,一定要小心谨慎,及时向派出所和我们村委会报告,别让骗子有机可乘。”为推动平安中池建设,组织镇村干部、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等成立宣传小队,在院坝会上与群众围坐一团,通过集中宣讲、发放宣传彩页、签订防火防煤气中毒安全告知书等措施,开展防电信诈骗、冬季用火用电安全、交通安全、九率一度、扫黑除恶、反邪教、野生动物保护等宣传活动,增强群众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全力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为打造平安和谐的生活家园注入强大力量,让群众感受到满满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切实提高辖区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

实打实解题,让民意诉求“有回应”。“我们村上那个电线杆子要好好整治一下,通信线路就像蜘蛛网一样,不安全呀!”院坝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小到鸡毛蒜皮的生活小事,大到全村发展的建设大事,群众不再是站在旁边听的“观众”,而是主动摆问题、提建议的“主角”。党员干部认真倾听、耐心记录,对群众提出的问题不敷衍、不回避,收集民情民意,梳理意见建议并形成台账,形成销号处理机制,坚持限期整改、高效转化,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院坝会”不仅成为了群众解决问题的“交流会”、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窗口”,更成为了凝聚共识的载体、基层治理的抓手,用实打实的举措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为中池镇凝聚起干群同心、共建共享的强大动力。

面对面宣传,让乡村治理“聚合力”。“孝老爱亲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平时在家里,年轻人要多关心父母,年纪大的也要多体贴媳妇儿女。”通过开展院坝会,镇村干部与村民一起唠家常,讲述“好婆婆”“好媳妇”“孝义榜样”“孝义家庭”的感人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引发群众认同,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气,绘就乡村振兴的“同心圆”。此外,院坝会也成为化解邻里矛盾的“调解堂”,现场调和邻里纠纷,力争“小事不出院、大事不出村”,以和谐氛围促乡村善治,让“院坝会”真正成为涵养乡风文明的“文化会”,让守望相助、和睦融洽的邻里关系在一次次面对面交流中日益深厚,让乡村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一方院坝,几把板凳,构建的是基层治理的大舞台;你言我语,干群同心,汇聚的是乡村振兴的强动能。自10月份以来,中池镇累计开展院坝会30余场、参与800余人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9起、收集意见建议10条、为民办实事12件。下一步,石泉县中池镇将让“院坝会”开得更深、更广、更实,让这座“连心桥”愈发坚固宽广,持续为基层治理赋能,为乡村振兴添彩,书写中池高质量发展的满分答卷。(张思函)
责编:刘朋涛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