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陕西赵家峁村的发展经验备受关注。近日,在共青团榆林市委的支持下宁夏大学赴榆林”聚焦乡村振兴 勇当青年先锋”暑期社会实践团怀着对乡村发展的热忱,踏上这片土地,开启了三下乡实践之旅。
奔赴峁上,初窥村庄风貌
7月26日上午十二点,团队成员准时出发前往赵家峁村。抵达后,与村里工作人员对接,正式开始实地考察。
工作人员带领成员们走进展览馆,通过讲解和图文资料,成员们了解到赵家峁村曾是贫困村,地处榆阳区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贫瘠、多沟壑,难开展机械化作业,村民收入低。但在时代机遇中,村庄实现了显著转变。
回顾往昔,感受历史变迁
赵家峁村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末清初,1947年王震将军带领西北野战军驻扎时的窑洞至今留存。新中国成立后,村庄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阶段。
2012年十八大后,三农问题受重视,榆阳区探索土地关系改革;2013年村两委换届后,年轻企业家团队计划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设施、推进公司化经营,为村庄发展注入新动力。
改革之路,铸就发展辉煌
2013年至2014年,村里建成33座果蔬大棚和112套新农村住宅,改善了村民生活与农业条件。2014年10月,村庄成为全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9个试点村之一。
改革以清产核资、界定成员、设置股权、制定章程、注册合作社、发放股权证为核心步骤:整合资源资产资金共1890万入股量化;以2015年10月1日为基准界定股民;设置耕地股、人口股等多类股权;由18人组成团队负责经营;注册合作社并发放股权证,让村民成为股东。
改革后,村庄2015年发展乡村旅游,2018年引进陕北首座玻璃桥,旅游收益可观,当年村民首次分红,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游玩项目,体验乡村魅力
实践团成员还参观了村里的游玩项目:“榆林第一”高空滑索带来速度与刺激;300米“十八关”穿越丛林考验勇气;“晃晃桥”“水上漂”等水上项目兼具趣味与休闲;果蔬区可体验采摘乐趣。
景区内的知青旧居、王震将军旧居、村大队旧址等窑洞,与如今的新民俗形成对比,见证着村庄的变迁。
此次实践让宁夏大学赴榆林”聚焦乡村振兴 勇当青年先锋”暑期社会实践团清晰地看到赵家峁村从贫困到富裕的蜕变,其产权制度改革、乡村旅游等经验,为其他乡村发展提供了借鉴。也期待未来能更多走进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来源于:Z世代的大河实践录)
责编:刘朋涛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