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秦岭南麓的留坝县玉皇庙镇石窑坝村,长期以来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发展中药材产业,不仅种植的中药材面积大、种类多、产量高,全村种植各类中药材340余亩,发展中药材种植的群众占到常住人口85%以上,石窑坝村立足资源禀赋,聚焦中药材加工环节,探索出一条“精细加工+就业带动”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以前挖出来的猪苓带着泥就卖,每斤顶多20多元,现在经过清洗、分级、晾晒、包装,通过外贸的方式出口每斤能卖到150元以上”。杨友生指着设计中的新包装样品介绍道。在石窑坝村鑫汇森乐药材种植销售专业合作社,清洗分拣设备正高速运转,村民们戴着手套熟练地将刚精挑细选的猪苓放入滚筒清洗机,经过水流冲击和毛刷摩擦,附着的砂石、根须被彻底剥离,洁白饱满的菌核显露出来。
去年合作社投资20余万元引入分级筛选、低温烘干等设备,解决了猪苓、黄精、天麻等根茎类药材的杂质清理问题,加工流程严格遵循“三清三选”标准,清洗去杂、分拣定级、切片定型,使药材品相和纯度显著提升,产品顺利进入部分知名药企供应链,包装上将印上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药材的种植基地、加工过程和检测报告,让“石窑坝出品”成为放心的代名词。
“在合作社来加工中药材,照顾老人孩子两不误。”54岁的脱贫群众王蕊算起收入账,每天参与药材分拣能挣100元,每月稳定收入2000多元。据统计,石窑坝村中药材加工合作社已吸纳周边3个村30余名村民就业,其中脱贫户7户,年均增收约1.2万元。
石窑坝村正筹划注册“秦岭深山药谷”区域公共品牌,设计系列文创礼盒,将淫羊藿、黄精等药材加工成养生茶、药膳汤包等即食产品,结合我镇的农耕文化节,谋划开发“认养一棵药苗”“炮制一份中药”等互动项目,石窑坝村将培养更多年轻人返乡做电商,通过短视频平台推广中药材种植故事和加工过程。(黄 伟)
责编:刘朋涛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