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柴火堆楼道,走路都得侧身,现在有了统一柴棚,既安全又整洁,党的政策暖人心!”近日,镇巴县盐场镇大田坝村安置点村民李大爷望着整齐的薪柴笑开了颜。作为“千万工程”市级重点村,该村以党建为引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新建标准化柴棚破解柴火乱堆难题,搭建基层治理“连心桥”,为乡村振兴注入温暖动能。
党建引领破难题,民生工程暖人心。大田坝村安置点居住88户268名易地搬迁群众,以往柴火乱堆在楼道墙角,占用消防通道且存在火灾隐患,“晴天怕着火,雨天怕淋湿”成群众心病。村党支部走访了解后,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将“规范柴火堆放”作为基层治理突破口。“群众需求就是工作方向。”村党支部书记带头调研,党员分片征求意见,最终确定在闲置地块建设标准化柴棚。村“两委”全程跟进,20天建成宽0.8米、长200米的“惠民柴棚”,划分88个独立区域,实现“一户一格、柴薪入棚、整齐堆放”。
干群同心聚合力,互助新风拂面来。柴棚建设期间,村党支部发起“党员带头干、青年帮老弱”志愿活动,20余名党员青年组成“助老服务队”,帮助12户孤寡老人、残疾家庭搬运堆放柴火。“年轻人直接送到棚里放好,比自家孩子还贴心!”独居老人张奶奶感动地说。党员带动村民自发整治周边环境,清理杂草、平整地面,杂乱角落变身“规范有序、干净整洁”示范区域。如今,安置点“柴火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整齐柴棚与畅通消防通道,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示范引领促振兴,基层治理谱新篇。大田坝村坚持“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以柴棚建设“小切口”撬动乡村治理“大变革”。通过实施乡村建设提升行动,完成新建通组道路2条、改造老化电杆线路26公里;提升安全饮水工程1处、卫生改厕81户,解决200余人饮水安全和“厕所革命”难题;建成文化舞台1个、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新建垃圾回收点8处、安置点柴棚2处,建立“户分类、村收集”垃圾处理机制,从源头破解“脏乱差”治理难题。(肖 洁)
责编:刘朋涛
编辑: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