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微视新声

恒口公安:交上平安新答卷!这些数字背后的坚守与担当……

当城市的霓虹渐次点亮,暮色中闪烁的警灯依然在街头巷尾穿梭;当万家灯火围坐团圆,公安民警的身影仍奔波在守护平安的征途上。一组组跳动的数字、一个个坚实的脚印,不仅是城市平安“成绩单”,更是安康市公安局恒口分局全体公安民辅警用汗水浸透衣衫、用坚守温暖人心的责任答卷。

IMG_256

案件侦破中的 “零容忍”

——3个100%背后的“攻坚之战”

“2025年8月,办案民警在长达五个月的艰苦侦查过程中,辗转五千余公里,先后奔赴西安、万源、广州、长沙、衡阳等地开展核查调证工作,成功抓获电信诈骗案关键嫌犯1名”。这起电信网络诈骗案的侦破,只是全区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的一个缩影。恒口公安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不断加大案件侦办力度,持续压缩违法犯罪空间,今年以来,全区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4人,抓获重大网上逃犯5人,入室盗窃案件破案率达到100%,传统诈骗案件破案率达到100%,“两抢”案件破案率达到100%;办理各类行政治安案件474起,行政处罚445人—— 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凝聚着办案民警 “白加黑”“五加二” 的艰辛付出,是他们跨省市奔波的疲惫,是面对复杂案情时不服输的韧劲。

IMG_257

维稳护安的“防护墙”

——11场重大安保任务的“坚实后盾”

平安是一座城市最美的底色!恒口公安坚持用“警察蓝”守护“平安红”,从严从实从细抓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深化“枫桥式派出所”创建,积极搭建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平台,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工作目标。今年来,先后圆满完成春节、全国全省“两会”、“专项行动”、上合峰会、9.3阅兵等11场安保及专项行动攻坚硬仗;会同辖区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源头化解,成功调处矛盾纠纷678起,切实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IMG_259

巡逻防控中的 “平安网”

——365 天 ×24 小时的“平安守护”

清晨6点,“护学岗”民警已提前抵达校园周边,清理违停车辆,引导学生安全入校;凌晨2点,“夜间巡逻队”仍在商圈夜市穿梭,用手电筒照亮角落,排查潜在安全隐患;偏远乡村的田间小路上,巡逻车的灯光划破夜色,成为村民心中最安心的 “光”。“白天见警察,夜晚见警灯”如今已成为辖区群众的日常,今年以来,分局累计投入巡逻警力5400余人次,出动巡逻车辆1600余辆次;全区各类警情持续呈下降趋势,其中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1.2%,治安案件同比下降15%,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 这下降的发案率、上升的满意度,是巡逻民警用脚步丈量的平安,是他们 24 小时不间断的守护,是群众眼中随时可见的 “警察蓝”。

IMG_262

交通管理中的 “守护者”

——560次疏导下的 “平安通途”

无论是盛夏正午地表温度超 40℃的街头,执勤民警的警帽檐下不断滴落汗水,制服后背凝结出白色盐渍;还是寒冬腊月寒风刺骨的路口,他们的手套冻得发硬,却依然保持着标准的指挥手势。作为城市交通的 “指挥棒”,全区公安交管部门今年以来累计出动警力9968人次,出动巡逻车辆3700余辆次,累计疏导交通560次,受理各类交通事故2134起,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430起,其中查处酒驾48起、醉驾39起,较大以上交通事故“零发生”;多部门联合排查整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9处,组织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112次—— 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交管民警晒得黝黑的脸庞,是他们执勤时磨破的鞋底,是每一次车流疏导后湿透的制服。

服务群众中的 “贴心人”

——1256件实事里的 “邻里温情”

“谢警官,我家老人行动不便,身份证到期了没法去派出所,您能帮忙想想办法吗?”“李哥别着急,明天我带设备上门给老人办理,保证不耽误事!”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社区警务室里发生。作为连接公安机关与群众的“最后一米”,“有事找社区民警”早已成为社区居民的共识,全区3个社区警务室23名社区民警,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上门服务3985次,调解邻里矛盾纠纷256起,收获群众锦旗9面,组织安全防范宣传186场,发放宣传资料3.8万余份,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1256件—— 这些数据的背后,是社区民警走家串户的脚步,是他们记满群众需求的笔记本,是每一次解决问题后群众满意的笑容,社区民警用最“接地气” 的服务,成为群众身边最亲的 “贴心人”。

IMG_266

一组组数据,记录着公安民警日复一日地付出;一个个故事,彰显着人民警察矢志不渝的担当。全区公安民辅警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践行着“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在未来的日子里,恒口分局全体民辅警将继续坚守岗位、砥砺前行,用更多的担当与付出,为城市的平安稳定、群众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让“平安之花”在每一个角落绽放!(张亮)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