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时代热点

旬阳市博物馆丨文物里的重阳节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其起源蕴含着古人对天象的崇拜,可追溯至先秦时期为庆贺丰收而举行的祭祀活动。

“九”在《易经》中代表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日月并阳,故得名“重阳”。2006年,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中国的老年节。

重阳绵延千载至今不衰,因其已化作中华礼教之精魂——尊耆老、崇孝亲。

文物名片

主角:粉彩福禄寿三星瓷塑像

出生时间:民国

藏宝地:旬阳市博物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福禄寿三星是广受喜爱的吉祥象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涵。福代表幸福美满,禄象征官运俸禄,寿寓意健康长寿,三者共同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旬阳市博物馆所藏的这组粉彩福禄寿三星瓷塑,将三者艺术性地融于一体,成为情感与愿望的重要载体。

粉彩瓷创烧于清代康熙晚期,是在五彩瓷基础上,吸收珐琅彩工艺而形成的釉上彩新品种。这组三星瓷塑至今色彩清雅、釉面莹润,人物面容生动,工艺精湛,宛若一幅工笔细绘的立体画作。

三星造型各具神韵:福星头戴官帽,面容丰润,目光慈和,手持如意,寓意福运与官途顺遂;禄星身形修长,气质儒雅,手捧孩童,寄托对功名与子孙昌盛的期望;寿星形象突出,隆额白发,拄龙头杖而笑,衣饰缀以饱满寿桃,进一步强化了长寿主题。三像彼此呼应,形神兼备,仿佛正传递着福气、禄运与寿考的美好祝福。

在古代,不论贫富之家,陈设这样的三星瓷塑,不仅是装饰,更是一种精神依托,期盼吉祥降临。社会经济与文化的繁荣,推动制瓷技艺不断精进。这组粉彩三星瓷像既展现了当时卓越的陶瓷工艺,也折射出社会的审美趣味与民俗风尚。它的造型、设色与细节,无不透露出那个时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艺术的热忱,为研究社会文化、艺术史与民俗传统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供稿:刘 妮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