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在泰塔上,剪纸高研班的大巴也停在了广场边,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剪纸爱好者来到了这座古老的县城——旬邑,此行的目的正是旬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
陈列馆的重点是二楼的“库淑兰彩贴剪纸艺术主题展”,作为全国唯一的库淑兰专题展厅,陈列了大师的一百多幅代表作品,既传统又充满现代艺术的美感。在讲解员的专业讲解下,大家仿佛走进了剪花娘子的世界,体会到了她的悲欢。同时我们邀请了国家级传承人何爱叶、库淑兰的“伯乐”文为群老师、陕西非遗专家陈山桥老师进行了更深入的讲解、答疑,让大家感受视觉冲击之外的文化内涵,聆听书上听不到的故事。很多剪纸爱好者被大师的故事和作品感动,写了感想发在朋友圈,想让大家都了解、认识这位藏在民间的大师。
一楼陈列了二十多个非遗项目,涵盖了扶苏-石门爷的传说、刺绣、木雕、花子馍、十三花宴等,还陈列了大量非遗传承人的作品和文创,其中传承人吴巧玲的十二生肖和百蝶图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高研班曾花费了半天时间尝试旬邑彩贴的制作,大多数人的感受是很难,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一幅作品,而吴巧玲女士的《百蝶图》之精细,工程量之巨大,让大家深深叹服。
恰逢旬邑县“美丽乡村 幸福家园”比赛,作品在广场展览,在烈日下,陈山桥和文为群老师也坚持带领大家观看了此次比赛的优秀作品,希望大家都能在之后的创作中学习库淑兰的精神。
之后大巴驶向了孙会娥剪纸工坊和库淑兰故居,去更深入的寻找大师的故事。(供稿:旬邑县文化馆)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