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县级统一部署,花瓶子镇为期两个月的党员干部“下基层访民情帮民困解民忧”集中实践活动于7月29日全面启动。当天,136 名来自县级驻村帮扶单位的干部与镇村干部组成工作专班,带着责任与热情分赴各村,一场覆盖全镇的民生走访行动正式拉开帷幕。
沉下身子摸实情 精准排查暖民心
“家里的自来水水压够不够?孩子上学有没有享受教育补贴?儿子在外边务工情况怎么样?”在油房坪村脱贫户贺寿宏家中,镇党委书记王李锋作为帮扶联系干部,一边查看住房情况和自来水,一边细心询问生活近况。此次集中走访将“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排查作为首要任务,干部们采取“户户到、全覆盖”方式,重点核查脱贫户、监测户的住房安全等级、医疗报销比例、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等核心指标,对发现的屋顶漏雨、水管老化等问题现场拍照登记,建立“一户一策”整改清单。
在排查过程中,干部们创新采用 “一看二问三核对” 工作法:看住房内外结构、看厨房饮用水源、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校证明;问家庭收入构成、问政策知晓程度、问实际困难诉求;核对惠农补贴发放记录、核对医疗报销凭证、核对帮扶措施落实情况。截至目前,已完成7个行政村236 户群众的排查工作,梳理出饮水管道维修、住房漏雨等问题19件,其中15件已现场协调解决。
直面矛盾化纠纷 政策宣传入民心
“以前总觉得二轮延包政策的事说不清,没想到干部们带着政策文件上门,把道理讲得明明白白。”粉塬村村民代改琴握着镇干部的手感慨道。他家与邻居因今年二轮延包确权界限产生纠纷,此次走访中,镇村干部与司法所工作人员现场丈量土地,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相关条款耐心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干部们化身“调解员”与 “宣传员”双重角色:针对邻里宅基地、婚姻家庭等常见纠纷,采取“背对背沟通+面对面协商”方式及时介入;结合当前大豆玉米套种补贴、养老保险缴纳等热点政策,通过发放财政补贴一卡通宣传袋、召开院落会等形式,用方言土语讲解惠农政策12类86项。
环境整治齐参与 点滴服务聚民心
“不仅帮咱解决了实际困难,还带着大家打扫卫生,我们花中村干净得像景区!”花中村村民邹书成看着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喜上眉梢。驻村帮扶单位县移民办和镇村干部同步开展“人居环境提升攻坚”行动,组织干部群众共同清理村组道路杂草、清运房前屋后垃圾,指导农户整理庭院杂物,清理门前道路,带动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针对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干部们开展“代办帮办”服务:为独居老人代缴养老保险、代买常备药品,协调志愿者定期上门打扫卫生。
此次集中实践活动以“下基层、访民情、帮民困、解民忧”为目标,通过干部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说一口方言、同解一桩难题”,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推动党员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能力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化解,困难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落实,成效在一线检验。据初步统计,活动开启当日,136 名干部累计走访群众236余户,解决各类问题31个,群众满意度测评显示好评率达98.6%。
接下来,丹凤县花瓶子镇将持续深化集中实践活动成效,对排查出的问题建台账、夯责任、督落实,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以实际行动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赵小莉)
责编:刘朋涛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