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江红,女,勉县武侯镇中心小学数学教师,本科学历。2001年参加工作。她扎根乡村小学教育二十多年,以无私的爱、强烈的责任感和独特的教育智慧,为乡村孩子们撑起了一片成长的蓝天,赢得了学生、家长和同事的一致赞誉。
以爱为桥,温暖每一颗童心
关怀入微,呵护特殊群体。方江红老师深知,乡村小学的学生中,留守儿童和家庭困难学生较多,他们更需要关爱和呵护。班上有个女生,父女相依为命,父亲为了生计不得不将她托付给亲戚照顾,由于缺乏父爱,性格内向,学习也缺乏动力。方老师发现后,经常找谈心,还在课余时间为她辅导功课。想爸爸的时候,方老师就用手机让孩子与父亲视频聊天,使孩子寂寞的心灵得到慰藉。在县妇联举办留守儿童关爱活动中,方老师主动与县妇联的工作人员联系,为孩子找了一位“爱心妈妈”。在活动中这位“爱心妈妈”与孩子亲切交流并赠送了爱心的礼物,让孩子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懂得感恩。方老师还了解到班上的另一个女生,人口多但劳动力严重不足,家庭比较困难。当方老师知道有一个捐助女童的基金会有一个活动时,方老师第一个就想到了她,并为她争取到捐助名额。当时正值放暑假,方老师就骑车到孩子家中帮助家长准备材料,来自社会的捐助,为这个困难的家庭带来希望。
尊重个性,激发成长潜能。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方老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对于有艺术天赋的学生,她鼓励孩子们参加学校的绘画、音乐兴趣小组,并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班上的同学李某喜欢机器人编程,方老师发现后,鼓励她学习,还推荐她参加县里的比赛。可家长担心影响学习,并不支持。方老师了解情况后,多次与家长沟通,向家长说明发展学生特长的重要性,并帮助该学生合理安排学习和编程时间。在方老师的支持下,该学生在县级机器人编程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学习成绩也没有落下。
创新管理,打造优秀班集体
民主管理,培养自主能力。方老师实行民主管理,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在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她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同时,设立了多个班级管理岗位,如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卫生委员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担任班级干部,锻炼他们的管理能力。通过民主管理,学生们的自主能力和责任感得到了显著提高,班级秩序井然有序。
文化引领,营造良好氛围。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方老师注重班级文化建设,通过打造独特的班级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她在教室里设置了文化墙,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学习成果和班级活动照片,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凝聚力。同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如主题班会、读书分享会、才艺表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在她的带领下,班级形成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积极进取的良好班风。
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积极沟通,搭建家校桥梁。方老师深知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她积极与家长沟通,建立了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她定期组织家长会,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在校的表现,同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诚恳的向家长提出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同时还利用微信、电话等渠道,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对于一些特殊学生,还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与家长共同制定教育方案。
开展活动,促进家校互动。为了增强家校之间的互动和了解,方老师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家校活动。例如,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家庭劳动、家庭管理、角色互换等,增进亲子关系;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走进课堂,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这些活动,家长们更加了解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更加支持老师的工作,形成了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坚守初心,收获桃李芬芳
潜心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作为一名班主任,方老师不仅注重班级管理,还潜心钻研教学。她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堂课,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她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她耐心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在她的努力下,班级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提升。
收获荣誉,激励继续前行。多年来,方老师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家长和学校的认可与肯定。她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所带学科成绩名列前茅。本人也多次获得镇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面对这些荣誉,方老师没有骄傲自满,而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她表示,将继续扎根乡村教育,用爱与责任守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方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她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乡村孩子们前行的道路;她就像一位园丁,精心培育着每一朵祖国的花朵。相信在她的影响下,会有更多的乡村孩子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黄 娜)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