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怀揣着一腔对教育的赤诚,刘帆老师迈入汉滨区瀛湖中学校园。从此,三尺讲台成了他青春的注脚,一方黑板写满了他理想的年轮。二十余年来,他始终以“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为信条,把最温暖的目光投向学生,把最宝贵的时间留给课堂。无数个清晨与深夜,他伏案备课、批改作业、耐心辅导,用行动真切地诠释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初心。
然而人生的道路并非总是坦途。2012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高血压导致脑出血,几乎改写了刘帆老师的教育人生。经过紧急抢救,他虽然脱离生命危险,却留下了伴随终身的后遗症——曾经挥洒自如、书写青春的右手,再也不能灵活如初。对于一个倚重板书的教师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仿佛战士失去了利剑,歌者失去了嗓音。很多人劝他休息,甚至离开讲台。但他却说:“我的心还在教室里,我的学生还在等我。”
师德高尚
仅仅休养一个学期,他毅然选择回归。无法用右手,那就用左手!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叠作业,成了他日夜攻坚的“新战场”。从最初生涩扭曲的笔画,到渐渐工整清晰的字迹,背后是无数个小时的苦练与坚持。手指磨出了茧,纸张堆成了山,他却从未言弃。他说:“只要学生能看懂,只要我还能站在讲台上,一切就都值得。”
重返岗位后,他不仅没有要求任何特殊照顾,反而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他的课堂依旧精彩,他的眼神依旧温暖,他的声音依旧铿锵。板书虽换左手,爱却从未改变。付出终有回响。凭借卓越的教学表现和坚韧的意志品质,他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工作者”。但他最珍视的,始终是学生们的笑容和成长。
为人师表
他曾说:“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坚持。我愿以左手书写信念,用初心照亮未来。”从右手到左手,改变的是执笔的方式,不变的是教育的使命和师者的深情。
刘帆老师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每一个人:只要心中有爱、眼中有光,就没有跨不过的坎,更没有浇不灭的理想。他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更是同事眼中的真榜样。他以左手写下的,不仅是板书,更是一种精神、一份信仰,一段名为“坚守”的感人诗篇。(文字丨李 茜)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