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阴市黄河学校,有一位坚守乡村教育二十载的教师——李丹。
2004年9月1日,她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踏上了三尺讲台,从此以“用灵魂去影响灵魂”为使命,在班主任岗位与语文教学中深耕不缀。当他人避之不及于班主任的琐碎辛劳时,她却始终乐在其中,只因坚信:这是离教育初心最近的阵地。
守好阵地,让教育绽放活力
“课堂是教师的第一阵地,”身为班主任,她以身作则,坚持每天第一个进入教室,做第一个跟学生说早上好的老师。对学生一视同仁,处事公平公正。课后她活泼、幽默,是孩子们心中的交心好友。生活方面,她像妈妈一样,对学生关爱有加。正因为她爱生如子,家长们也能深切的感受到,所以班级群里安排的任何活动,家长们都能一呼全应,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真所谓“用心干教育,用爱教学生”。
班级管理采用小组合作化模式,想方设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立帮扶小组,培养小小讲师,展示风采。这种教学方法使整个课堂活起来了,动起来了,学生们互相监督,共同成长,小家庭的氛围很是和谐,她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红旗班。
严爱相济,为每个心灵铺就成长路
作为班主任,李老师始终坚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她“把爱心给足每个孩子,把耐心给足每个学困生。”她深深地懂得:学困生的自尊心是非常脆弱的,对他们,她总是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滴的露珠一样格外小心,并努力寻找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趁势表扬,促其发光。
曾有位叫小宇的男生总是躲在角落,她发现小宇连续3天默默用胶水粘好松散的粉笔擦,她便在班会课特意表扬:“咱们班有位隐形守护者,他让每支粉笔都能安心“工作””。那是男孩子第一次抬头笑,后来他主动加入“班级维修小队”。从此,同学们更主动地邀他一块儿玩,他也不再拒绝了。就这样,越来越多的特异学生在她的“药方”下融入集体。那一刻,她知道了,自己的努力正在改变孩子们的人生。
率先垂范,用行动点亮成长之路
作为老师,必须以身作则,正确引领学生。所以,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李老师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意自己点点滴滴言行的影响。每天总是在上课铃响前,早早地站到教室门口,渐渐地班上爱睡懒觉的学生都不再迟到了,如今成了到校最早的”晨读小老师”。
在李老师心中,学生永远是最重要的。无论是学习上的困惑,还是生活中的烦恼,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给予学生最坚实的支持和最温暖的关怀。
在李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进步很快,她也感到无比欣慰。她常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我要做的就是用爱心和耐心去浇灌,静待他们绚丽绽放”。同时也更坚信“身行一例、胜似千言”的至理名言。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展现了新时代农村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关爱学生的崇高师德。
李老师用爱心,照亮了农村孩子们前行的道路;她就像一缕春风,温暖了无数稚嫩的心灵。在平凡的岗位上,她继续用责任与爱,书写不平凡的育人篇章。(供稿:华阴市黄河学校)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