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坪县城关镇广场社区,一条民情传递的“高速路”正高效运转。依托“网格党支部+人大代表”联动机制,社区将党组织的神经末梢与人大代表的桥梁作用深度融合,共同奏响了一曲服务群众、温暖人心的“协奏曲”。
精准摸排,网格前哨感知民生温度
“希望能有人陪我聊聊天”“想要一套学习资料”“楼道照明需要维修”……这些看似微小的居民心愿,在社区网格党支部的日常走访中被一一收集。网格员们穿梭于楼栋之间,系统梳理居民期盼,形成翔实的“心愿清单”,为精准服务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我们建立了‘网格发现、代表推动、协同解决’的工作闭环。”第一网格党支部书记介绍,“每周我们都会将收集到的心愿清单与人大代表联络站共享,共同研判,确保每一个合理诉求都能得到及时响应。”
高效响应,代表履职展现为民速度
驻站人大代表袁小红对此感受深刻:“网格党支部是我们履职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他们提供的精准信息,让我们的工作更接地气、帮扶更到位。”

在这一机制推动下,代表们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认领“微心愿”:独居老人需要的取暖炉,次日便由代表与党员志愿者一同送达;学生期盼的学习资料,通过代表牵线由共建单位爱心认捐;涉及公共设施的维修诉求,则通过代表建议推动、网格党支部跟踪督促的方式得到快速落实。
“现在反映问题更方便了,解决速度也更快了。”社区居民李阿姨欣喜地表示,“网格员随时在身边,代表定期来接待,这样的‘双保险’让我们心里特别踏实。”
协同共治,小切口做好民生大文章
“微心愿”活动的成功实践,生动展现了“网格党支部+人大代表”机制的独特优势。该机制不仅织就了“需求收集无死角、服务对接精准化”的前沿服务网络,更重要的是,有效融合了人大代表的资源纽带作用与党组织的核心动员能力,形成了协同破解民生难题的强大合力。
通过“代表吹哨、部门报到、网格协同”的闭环管理模式,社区最终实现了治理效能与居民满意度的双提升,构建起响应迅速、运行高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每一个被点亮的‘微心愿’,都是一次温暖的传递,也是基层民主实践的生动体现。”广场社区负责人表示,“这一机制既发挥了网格党支部的‘前哨’作用,又彰显了人大代表的‘纽带’功能,真正实现了‘1+1>2’的治理效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网格党支部+人大代表’协同机制,从‘小切口’入手,做好民生‘大文章’,携手将广场社区建设成为更加温暖、和谐、幸福的大家庭。”(袁小红)
责编:刘朋涛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