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社会民生

平利县:巧用城市边角地 共建民生幸福园

“出门就是公园,我每天都来玩个把小时,别看地方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哩!”清晨的阳光洒满平利县二道河口袋公园,正在使用健身器材锻炼的陈大爷一边活动着身体,一边笑着向记者讲述如今生活的惬意。他的这番话,道出了平利县万千居民在城市“微改造”中收获的幸福感,也成为平利县住建局践行民生初心的生动注脚。

IMG_256

近年来,平利县始终将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作为重点工作。先后建成五峰山森林公园、城东运动公园、亲水广场,为居民提供了大型休闲运动空间,但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区居民对“家门口”休闲空间的需求愈发迫切。然而,城区土地资源紧张,大面积新建公园面临诸多限制。在此背景下,平利县住建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创新工作思路,将目光投向城区内的零星空间——老旧围墙旁的闲置地、桥下的荒废空间、道路转角的边角地,通过“微改造”的方式,让这些“被遗忘的角落”焕发新生。

IMG_256

自改造工作启动以来,平利县住建局坚持“小切口、大效益” 的工作原则,精准选址、科学规划。在彩虹桥、二道河等人员密集、居民需求迫切的区域,率先推进口袋公园建设。这些“袖珍公园”单处面积虽不大,但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处处体现着 “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健身器材、休憩长椅等基础设施科学布局,满足老年人锻炼、年轻人休憩、孩童玩耍等不同群体的需求;绿植景观层次丰富,四季有景,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多彩灯光的点缀,让公园在夜晚也成为居民休闲的好去处;更融入当地传统文化元素,通过景观石刻、文化长廊等形式,让公园不仅是休闲场所,更成为传承文化的载体。

IMG_256

目前,平利县已通过“微改造”打造各类口袋公园及休闲空间总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初步构建起“300 米见绿、500 米入园”的宜居网络,让居民在城市中随时能与自然相拥。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未来,平利县住建局将继续以百姓期盼为导向,用“绣花”功夫精心雕琢每一处城市空间,深化“绿化+文化+体育”的复合模式,结合不同区域的特点,打造主题性休闲空间,持续完善“大型运动公园+口袋公园”的城市公园体系,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品质,让“推窗见绿、漫步闻香”成为平利县居民的生活常态,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图景。(党修伟)

责编:张颖

编辑:时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