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山麓,茶香四溢。近日,岚皋县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富硒茶业发展带头人能力提升班暨首届“南宫山”茶手工制茶技能大赛圆满落幕。这不仅是一次技艺的切磋,更是岚皋探索“训赛融合”新机制,以人才“双轮驱动”引擎推动富硒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理论实践交融,筑牢产业根基。
本次能力提升班立足富硒茶产业特色,紧扣人才短板精准发力。课程设置超越传统课堂边界,深入覆盖富硒茶园科学管护、生态种植技术、茶叶精深加工工艺、富硒功效价值挖掘等核心领域。奔赴紫阳县闽秦茶业和汉滨区东旭茶业农民田间学校实地取经,学习新老茶园管理经验,学习农旅融合、产教融合等经营模式;在硒博士农民田间学校加工车间,学员们则跟随国家科技特派团专家,从鲜叶摊放、杀青火候,到揉捻力道、干燥程度,每个环节都进行了沉浸式学习。学员王永喜感慨:“以前种茶凭经验,现在懂了背后的科学道理,更知道今后怎么去提升茶叶品质了。”这种“理论课堂+田间学校+N”的融合教学模式,显著提升了学员的理论素养与实践操作能力,为后续竞赛夯实了基础。
赛场淬炼技艺,激发内生动力。
以训促赛,以赛代训。首届“南宫山”茶手工制茶技能大赛成为检验学习成果、激发潜能的火热熔炉。来自全县各茶企、合作社的40余名制茶能手齐聚一堂,在紧张的氛围中专注完成鲜叶摊晾、杀青、揉捻、干燥等关键工序。评委组依据茶叶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及叶底五大因子,对每一份凝聚匠心与汗水的作品进行严格审评。竞赛中,学员们互相借鉴切磋,将培训所学迅速转化为赛场表现。一位参赛学员坦言:“比赛压力大,但正是这种压力逼着我把老师教的每个细节都做到位,水平提升特别快。”通过激烈的比赛和专业评审,吴明富等6名选手脱颖而出,获得一二三等奖,同时评出三名优秀组织奖。这种赛事不仅精湛了技艺,更在无形中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点燃了产业人才精进技艺、追求卓越的热情。
双轮驱动未来,振兴富硒茶香。
本次“训赛融合”的创新实践,成功构建了“培训强基、竞赛提质”的双轮驱动模式。其价值不仅在于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能引领的富硒茶业骨干,更在于探索出了一条高效培育乡村产业振兴人才的新路径——理论学习与实践锤炼深度咬合,形成能力提升的闭环。人才兴则产业兴。随着这批“领头雁”的成长与回归,必将有效提升岚皋富硒茶标准化生产水平和品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产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以人才之力,点染茶山青翠;用双轮驱动,助推产业腾飞。岚皋“训赛融合”的探索,为富硒茶产业注入了蓬勃活力,更为乡村特色产业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智慧引擎。南宫山下,茶香正浓,岚皋富硒茶产业正沿着人才引领、质效双升的振兴之路,稳健前行。(文图丨龚太华)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