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走进汉阴县涧池镇麻柳村,漫山遍野的红桃挂满枝头,跑山鸡成群结队在桃林下穿梭觅食。一条条助农销售红桃、土鸡的视频在抖音平台、微信朋友圈中引发热议,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摘桃乐趣。
近年来,汉阴县涧池镇聚焦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通过搭建新乡贤返乡创业平台,深化招商引资与乡贤资源对接,充分发挥人脉、资金、技术等优势,盘活闲置集体土地、撂荒地等沉睡资源,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持续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推动土地资源、产业资源、劳动力资源经济效益最大化。
涧池镇地处月河川道区域,辖区内有7座水库,225口堰塘。依托丰富的水利资源和区位优势,涧池镇在军坝村率先发展高密度智慧渔业,并以点带面,带动中营、新华、栋梁等村发展大水面生态养殖、陆基高密度养殖、稻田鱼虾养殖、库塘天然养殖“四养合一”的特色渔业产业体系,推动渔业经济蓬勃发展。
在渔业产业发展过程中,涧池镇积极探索创新,在新华村大力发展渔光互补庭院经济。通过整合农户房前屋后土地资源,建成30余个陆基高位鱼池,同时在光伏发电设施中配套建设高位养鱼池,实现“上可发电、下能养鱼”的立体发展模式。此外,新华村针对村内具备产业发展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制定了“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并联合永丰生态农业科技公司为他们提供优质鱼苗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融入产业发展,共享乡村振兴成果。
按照“北桑南果川道菜”的产业布局规划,涧池镇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陕煤集团、七叶莲公司等企业,在枞岭村、紫云村等地流转土地建设连栋蔬菜大棚,根据节令种植了圣女果、西瓜、茄子等果蔬。在涧池镇紫云南郡社区,为解决搬迁群众安居就业问题,建设社区产业园,引进了腾发五金、艺藤家具、安康菲雅特等企业入驻,开发产品40余种,产品畅销四川、湖北等地,极大方便了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就业,促进群众扩大经济收入。
“我以前在浙江务工,一去就是一年。虽然能挣点钱,但家里的事完全顾不上,每年年底回家过年,光收拾屋子、购买年货,一年挣的钱就花得差不多了。现在好了,在家门口上班,既能挣钱又能照料家庭。每天早上八点上班,下午五点下班后还能回家种点瓜果蔬菜,生活自给自足,工资也能存下一部分。”在社区工厂上班的中营村村民周贵富说。
涧池镇五坪村生态环境优良,土地肥沃,为蚕桑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该村依托地域优势,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推动蚕桑特色产业发展。为促进蚕桑产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五坪村积极推行小蚕共育模式,由蚕桑专业合作社主导,采取统一育种、统一指导、分散喂养、集中销售的方式带动农户积极参与蚕桑养殖,让蚕农尝到甜头,让乡村产业焕发勃勃生机。
涧池镇党委通过深化“三联”工作机制,进一步调整优化联建对象,将五坪村与同样具备发展蚕桑产业的三星村结成联建对子,充分盘活闲置资源、扩大养殖规模、培养示范大户,助力群众增收。
现在,从山林田野到产业园区,从特色种养到加工销售,“一村一品”已成为涧池镇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这些特色产业的发展,不仅让每个村找到了发展的“金钥匙”,更串联起了农户增收、集体增效、乡村增美的幸福链条。(来源:汉阴融媒)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