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石泉县职教中心实训楼内香气四溢,首期“石泉鱼厨”劳务品牌技能培训班正式开班。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毛朝军现场详解的师资配置与课程体系,不仅拉开了年度特色技能培训的序幕,更彰显了县人社局紧扣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要求,以品牌化培训破解就业难题的务实举措。
精准施策,锚定需求定制培训“菜单”。“培训跟着产业走,课程围着需求转”是本次培训的鲜明特点。县人社局前期通过“线下走访+线上问卷”双渠道摸排,发现随着县域文旅产业复苏,石锅鱼、烤鱼等特色餐饮门店用工缺口多,且从业人员普遍存在技能不规范、服务不专业等问题。为此,该局联合县职教中心、市烹饪协会量身定制培训方案,采取分层施教,设置基础班与提升班。基础班侧重刀工、火候等基本功训练,提升班聚焦宴会菜单设计与创新菜品研发,每月开设两期、每期五天的密集安排,兼顾全职学员与在职从业者需求。
培训内容紧紧围绕石泉特色,以石锅鱼、烤鱼、中餐鱼等鱼类菜肴制作以及从业人员服务礼仪为重点,突出实操实训和鱼类制作技术规范。国家级烹饪大师毛朝军、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邱晓林、覃万春、张建朋等组成的强大师资团队,为学员带来行业前沿知识、优质鱼类原料鉴别、中高档宴会菜单设计、食品安全与卫生、服务礼仪等全方位的专业培训。从理论讲解到现场示范,再到分组实操,确保学员“学得会、用得上”。
品牌赋能,打造就业增收“金名片”。“以前做鱼全凭感觉,现在跟着大师学标准,考完证就能去景区饭店上班!”来自后柳镇的脱贫户陈师傅拿着课程表难掩期待。这背后是县人社局“培训+认证+就业”的闭环服务体系。实行免费的技能培训政策,降低农村劳动力、待业青年的参训门槛,首期培训学员达160余名。
实行双证衔接,培训结业后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通过者可获中式烹调师专项证书,凭证书就业月薪较无证者高出近千元。培训结束后将进行岗位对接,提前与秦巴老街、中坝作坊小镇等餐饮企业签订用工协议,建立“技能人才库”与“企业需求库”,实现培训与就业无缝衔接,目前已有超四成学员达成就业意向。
长效布局,织密产业发展“人才网”。“‘石泉鱼厨’不只是技能培训,更是县域‘五大产业链’的人才支撑工程。”县人社局局长方绪来介绍,该局已将劳务品牌培育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2025年起每年培养“石泉鱼厨”1000人以上,带动就业创业5000人以上。
石泉县人社局将持续优化“石泉鱼厨”培训项目,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培训质量。下一步还将推出三项举措,开展“鱼厨技能大赛”,以赛促训选拔行业精英,塑造品牌形象大使;联合电商平台开展“石泉鱼宴”推广活动,拓宽学员创业渠道;深化“校企合作”,在景区餐饮企业设立实训基地,实现“岗位练技能、薪酬促提升”的良性循环。从灶台前的技能传授到就业市场的精准对接,县人社局以“石泉鱼厨”培训为支点,既擦亮了地方美食名片,更架起了群众增收桥梁。这锅沸腾的“石泉鱼”,正烹煮出民生改善与产业升级的双赢答卷。(袁素娟)
责编:张颖
编辑: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