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改革创新

镇巴县大池镇:人居环境焕新颜 宜居家园暖民心

“以前家门口的水沟又脏又臭,现在整得干干净净,还种上了花,出门看着就舒心!”家住镇巴县大池镇胡家坪村的张大爷,看着自家房前屋后的新变化,笑得合不拢嘴。这生动的一幕,正是大池镇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缩影。

自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大池镇始终把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升幸福感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全域推进、常态长效”的工作思路,从“脏、乱、差”整治入手,向“美、净、宜”目标迈进,让乡村颜值与村民幸福感同步提升。

IMG_256

聚焦重点,攻坚“环境痛点”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垃圾乱堆、污水横流、杂物占道等问题,镇党委政府成立专项工作组,划分“责任网格”,由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党员带头,逐村逐户排查整改。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上,全镇5个村(社区)实现“村收集、镇清运”体系全覆盖;在污水治理方面,重点推进大池镇集镇村污水处理站建设项目,解决400余户村民生活污水排放;在村容村貌提升上,集中整治农户房前屋后“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改建宜居民房36户。

IMG_256

群众参与,激活“整治动力”

“环境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整治能不能长久,关键看群众愿不愿参与。”大池镇党委书记陈剑平表示。为调动村民积极性,各镇村通过村民大会、微信群、大喇叭、宣传标语等方式,宣讲人居环境整治的好处,引导村民从“要我改”变为“我要改”。每周开展“环境整治”活动,村民们自带扫帚、铁锹,一起清理巷道、美化庭院,每两周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镇村干部纷纷投入清理大街小巷工作中。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参与到环境维护中,有的村民还自发在村口种植花草,有的主动清理自家门前的排水沟,“人人关心环境、人人爱护环境”的共识在全镇逐渐形成。

IMG_256

常态长效,守住“整治成果”

为避免“整治—反弹—再整治”的恶性循环,大池镇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制定《“六清三美一善”评价积分办法》,将整治成效与村(社区)绩效考核、干部评优评先挂钩,每月开展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整改;明确村民维护环境的责任与义务,聘请专职保洁员,负责日常清扫保洁;每季度开展积分认定和统计,按照1积分可兑付1元物资的比例,农户持积分卡在村(社区)“爱心超市”兑换所需物品。同时,镇里还定期组织开展环境整治“回头看”,对重点区域、薄弱环节加强巡查,确保整治成果不反弹。

如今的大池镇,巷道干净整洁,庭院花草点缀,河水清澈见底,村民们茶余饭后在新建的文化广场散步、聊天,脸上满是笑容。

下一步,镇巴县大池镇将继续以“绣花”功夫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打造更多“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村庄,让宜居家园的幸福画卷在镇域大地上徐徐展开。(朱晓寅)

责编:刘朋涛

编辑:时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没有了

已是最早文章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