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生活中,城市管理不仅关乎城市的面貌与秩序,更直接关系到市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
近年来,吴起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倾力打造的“温暖城管”品牌形象,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与实践。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人性化服务,吴起城管不仅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效能,更在市民心中树立了温情、专业的良好形象。
“温暖城管”品牌的打造,不仅是对自我要求的提升,更是对市民承诺的兑现。这是一种态度,一种温度,一种将城市管理融入民心、贴近民生的情怀。吴起县城管局正以实际行动,持续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这座城市因温暖而更加美好,因精细管理而焕发新的活力。
普法筑基,规范经营守底线
随着气温攀升,城区商户经营活动愈发活跃。吴起城管敏锐捕捉这一变化,针对重点区域开展全覆盖普法行动。执法队员变身“普法宣传员”,逐户登门走访,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规,重点强调“门前四包”责任制的具体内容与要求,督促商户自觉维护店铺周边环境卫生与秩序。在宣传过程中,执法队员向商户说明违规经营的不良后果,引导商户自觉规范经营行为,从源头上减少违规现象。
精细管理,让城市”内外兼修”
占道经营、乱堆乱放曾是城市治理的”老大难”。如今,吴起城管变”硬性执法”为”柔性引导”,在长征街、贺石湾、开发区、刘渠子、陈蒿湾等重点区域推行”清单式”管理——建立问题台账、设定整改时限、主动指导商户规范经营。执法人员不再是”罚款者”,而是”城市管家”,用耐心沟通赢得商户配合。6月以来,规范出店经营58处,清理流动摊贩103起,整治乱堆乱放52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暖心护学,守护校园周边秩序
上下学时段,校园周边常因车辆乱停、摊贩占道而拥堵。吴起城管采取”宣传+疏导+值守”的方式,规范非机动车停放,劝导机动车即停即走;对流动商贩,既耐心讲解占道隐患,又引导其进入正规市场经营。6月以来,共治理校园周边乱停车236辆,规范摊贩经营31处,让校门口的通行更顺畅,家长更安心。
深度保洁,打造”日清日新”环境
城市的洁净,藏在每一条街巷的细节里。吴起城管采用”机械+人工”联合作业,主次干道深度洗扫,背街小巷拉网清理。洒水车、洗扫车全天候作业,既提升效率,又减少扬尘;环卫工人细致排查卫生死角,确保城区”表里如一”。如今,走在吴起的街头,路面见本色,角落无积尘,”日清日新”成了常态。
精管善治,让城市品质再提升
今年3月,吴起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委扩大(暨)经济工作会议,吹响了吴起城市精细化管理专项行动攻坚战的号角。吴起城管坚持“一街一策”治理模式,积极开展各类市容整治专项行动,从沿街建筑容貌、道路保洁、城市照明、环卫设施、垃圾清运等方面,对全县各条路街巷环境秩序进行集中整治提升。
开展停车便民服务专项行动,有效盘活遗留闲置地块,增加停车泊位供给;加强单车共享管理服务,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好的停车服务……从“里”到“外”,精细化管理悄无声息地改变着这座城市的颜值与气质,也悄然间提升着身居其中的市民们的归属感。
从”执法者”到”服务者”,吴起城管的转变,是城市治理理念的升级。少了冷冰冰的处罚,多了暖融融的沟通;少了机械化的管理,多了人性化的服务。这样的蜕变,不仅让城市更有序,更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感受到了一座城市的温情与诚意。
从清晨的便民市场到深夜的智慧路灯,从柔性执法的温情劝导到数字城管的精准响应,吴起县的城市管理实践证明,真正的现代化,不仅是高楼大厦的林立,更是对人的价值与尊严的尊重。
当前,吴起城管正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从整治市容环境到守护民生,从刚性执法到柔性服务,一系列举措不断重塑城管队伍形象,呈现城市管理既有维护秩序的“力度”,更有呵护民生的“温度”。(刘东旭)
责编:杜鹏飞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