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王益区检察院认真落实上级检察机关关于数字检察工作的部署要求,聚焦“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工作理念,积极参加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应用业务竞赛,强化分析研判、破除数据壁垒、助推社会治理。截至目前,共应用模型30个,成案39件,办理的民间借贷利息个人所得税征收监督案被评为陕西省检察机关数字检察优秀案例。
聚焦重点任务,强化分析研判
院数字办定期召开数字检察工作推进会,以最高检开展的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应用业务竞赛为契机,高点定位,以应用全覆盖为目标,认真梳理一、二级监督场景和重点监督点应用思路,建立模型应用台账,对模型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进一步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明确责任部门和时间节点,确保模型应用全覆盖。同时,根据省院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应用业务竞赛情况的通报要求,压实每期模型应用任务,加强同市院、模型创建院沟通联系,及时解决在应用模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建立共享机制,破除数据壁垒
加强内部数据整合,对本院业务数据进行全面梳理和汇总,实现内部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拓展外部数据渠道,始终坚持“协同共治”理念,与区司法局会签《建立法治督察与行政检察监督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实现行政机关和检察机关同向发力,实现执法司法大数据互融共通,通过对文物数据和相关文物保护项目数据整理分析,运用文物安全防护法律监督模型,线下实地核查保护现状,通过磋商、制发检察建议等监督方式督促相关单位履行职责;打破地域数据壁垒,积极同上级检察机关以及全省兄弟检察院沟通联系,强化协作配合,共享数据资源,拓宽线索来源,运用汽车维修企业废机油处置类案监督模型,与陕北高原地区检察院共享的数据进行碰撞,核查出线索1条,成案1件。
强化成果转化,助推社会治理
以应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为重要抓手,实现“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社会治理”的监督效果。对刑事案件从立案、侦查、审判的全流程开展关联分析、深度挖掘,从异常数据中发现20余条监督线索,办理侦查活动监督案件4件、审判程序违法监督案件1件;切实以法律监督模型应用“小切口”,推动做好检察为民“大文章”,办理司法救助案2件,发放救助金4万元,办理民事支持起诉案件4件,帮助农民工追回工资4.52万元;借助数字检察追溯社会治理深层次问题,维护公共权益,依法督促履职,在保护生态环境、文物保护、安全生产、国有财产保护、食品安全等领域办理监督案件5件,制发检察建议5份。
培优人才队伍,激发内生动力
积极组织业务部门干警参加上级检察机关举办的数字检察培训,认真开展“培训归来话感受”传导式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干警对模型分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加强对先进地区大数据法律监督思维的借鉴学习,强化干警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不断为数字检察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组建数字检察案例培育团队,组织干警认真学习最高检发布的典型案例,总结提炼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经验做法,积极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精品案例,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对检察办案的重要示范引领作用。(来源:王益区人民检察院)
责编:张颖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