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民主法治

潼关县检察院:以检察文化建设赋能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潼关县检察院坚持以打造检察文化品牌为抓手,充分发挥检察文化塑造精神、凝聚力量、涵养品质、树立形象、推动发展的关键作用。通过不断深化思想认识,精准把握着力方向,持续推动潼关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筑牢思想根基,深刻领悟检察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检察文化建设,是铸牢政治忠诚、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绝对领导的必然要求。该院党组高度重视,先后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化建设实施方案》,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的意见》,教育引导检察人员把讲政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该院坚持把检察文化建设与司法办案、业务管理及数字检察、机关党建等工作相融合,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基本价值追求贯穿始终,通过办理有影响、有引领、效果好的案件,积极撰写内含法治风尚的典型案例,以典型案例诠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今年以来,已有3件案例被陕西省检察院发布为典型案例。

立足潼关实际,打造特色检察文化品牌

该院始终把检察文化建设作为引领检察工作发展的有力抓手,大力实施文化育检工程,以检察文化“软实力”提升检察队伍整体“硬实力”。先后建设了检察文化墙、党建活动室、潼关县未成年人法治安全教育基地,打造了“向阳花”未成年人检察品牌,定期组织检察官以法治副校长身份深入受聘学校开展法治讲座、法治宣传,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质效。同时,该院以杨震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为依托,深化“四知”内涵,突出“潼检”特色,以清正廉洁内心外化为司法办案实践,以检察履职守护一方清平,精心打造“四知养正气 潼检护清平”潼关检察文化品牌。依托该文化品牌建设,积极发挥品牌效应,将品牌建设背后蕴含的检察新理念、新思维、新举措运用到实际的检察工作和办案中,办理的督促治理矿山地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陕西省检察机关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检察监督典型案例,以高效优质的服务保障社会大局的稳定与和谐。

发挥检察职能,推动文化“寻保传”活动走深走实

为促进传承中华文明、守护历史文脉,该院立足传承千年的潼关古城文化,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文物保护中的法治保障作用,扎实开展文化“寻保传”活动,该院多次组织检察干警先后深入前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潼关县烽火台、陕西省历史文化街区的潼关县古城水坡村、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的潼关汉城遗址等地进行寻访。干警们通过实地查看、与周边群众深入交谈,进一步了解了遗址的保护现状、设施及安全隐患。在寻访过程中,发现部分遗址违规堆放建筑材料,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建筑严重损毁等问题,该院迅速启动公益诉讼程序,向属地镇政府制发检察建议,明确整改要求与期限,督促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为潼关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贡献检察力量。

加大宣传力度,构建多元化宣传矩阵

该院始终坚持“围绕大局、服务人民”的宣传导向,统筹运用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打造宣传精品,有效实现文化品牌的内外转化。近年来,先后拍摄微电影,检察宣传片6部,其中根据真实案例拍摄的原创法治微电影《薪愁》,成功入围检察日报正义网“2024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工作优秀新媒体作品展播”活动,并荣获第七届平安陕西“三微”比赛暨平安宣传文化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三等奖。此外,潼关检察被渭南市检察院评为优秀新媒体账号,两名干警分别获得新媒体优秀编辑、优秀通讯员荣誉。该院聚焦检察重点工作,深入挖掘工作亮点,撰写宣传稿件,拓宽宣传渠道。近年来,该院宣传稿件在《检察日报》《陕西日报》一类媒体刊登10余篇,在《西部法治报》《渭南日报》二类以上媒体刊登60余篇,在《群众新闻网》《陕西时代网》《西部法制传媒网》等新媒体平台上刊登200余篇,切实提升了潼关检察的影响力。(刘萌)

责编:张颖

编辑:时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