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春风进集市,乡亲们听我说仔细!莫轻信天上掉馅饼,捂紧钱袋头一题!高利诱惑是陷阱,非法集资坑到底!”……8月21日,靖边县黄蒿界镇乡村大集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大集”火热开张。镇政府创新普法形式,特邀陕北说书省级传承人张小飞老师及其团队登台献艺,将乡土韵味与法治精神巧妙融合,为乡亲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法治盛宴”。
张小飞老师巧手拨三弦,用乡亲们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巧妙地将法律知识,编织进一个个源于生活、贴近乡土的法治故事与典型案例。诙谐幽默的唱词,饱含深情的演绎,让赶集的老乡们围坐聆听,在熟悉的乡音乡韵中,严肃的法律条文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原来电信诈骗花样这么多!”“非法集资害人害己!”乡亲们边听边感慨,是这场“艺术+法治”盛宴最动人的回响。陕北说书,正成为法治精神最嘹亮、最接地气的“扩音器”。
台上的说书点燃热情,台下的服务也送到了乡亲们的心坎上。工作人员穿梭在人群中,将一份份图文并茂的普法宣传册、实用的宣传品递到赶集群众和沿街商户手中。这些资料清晰解读反诈防骗、识别非法集资等知识,让法律知识伴随日常生活,成为贴心的“保护伞”。
活动现场,司法所、派出所工作人员面对面接受群众的法律咨询,耐心解答群众生活中遇到的婚姻家庭、土地纠纷、务工维权等方面的法律疑问。民警结合典型案例,现场“拆招”诈骗手段,传授防范“秘籍”;司法干警重点普及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维权途径。零距离的沟通,专业又温暖的解答,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法治”并非高高在上的抽象概念,而是触手可及、实实在在的依靠。
一场融合乡土文化的创新普法活动落幕,但法治的种子已然播撒。黄蒿界镇巧借国家级非遗“陕北说书”的魅力,联动司法、公安力量,成功打破了普法“距离感”,让法律从“纸上条文”转化为“心中信条”。这不仅是普法形式的创新突破,更为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走好群众路线的普法新路径提供了鲜活、生动的“黄蒿界样本”。
法润黄蒿界,泽惠千万家。根植深厚的乡土文化土壤,不断创新普法载体,法治的甘霖必将滋养每一寸土地,公平正义的阳光定会温暖照耀每位乡亲的心田,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黄蒿界,筑牢最坚实的根基!(姚双利)
责编:刘朋涛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