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检校协同育人,引导青年学子在法治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以青春之力护航生态文明建设,近日,西北政法大学“法护秦岭 山水蓝田”三下乡暑期实践团队走进蓝田县人民检察院,开展公益诉讼专题研习活动。此次交流既是青年学子触摸司法实务、践行法治初心的生动实践,也是该院以检察实践培育青年担当、凝聚生态保护合力的具体举措。
活动中,实践团队通过案卷研习、与检察官深度访谈等方式,系统地了解该院在秦岭生态保护公益诉讼领域的实践探索。从生态修复机制创新到“检察+行政”协同治理,从乡约文化与司法实践融合到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的路径,学子们近距离感知公益诉讼在守护绿水青山中的法治力量。该院干警结合实践,向学子们介绍了公益诉讼如何通过刚性约束推动生态修复、以柔性方式融入乡土治理,让大家对“司法护生态、法治促和谐”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对青年学子而言,此次研习是一次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刻洗礼。通过沉浸式了解公益诉讼如何破解生态治理难题、如何将法律刚性与乡约温度相结合,学子们不仅深化了对生态法治的理解,更增强了以专业所长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正如团队成员所言,亲眼见证检察工作在秦岭保护中的实践,更懂得青年当以法治为笔,在生态保护的征程中书写担当。
此次交流是检校协同培育法治新人的重要途径。青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法治建设的接力棒需要一代代人传递。通过开放实践平台、分享办案经验,该院希望为青年学子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让他们在触摸司法温度中坚定法治信仰,在感知生态保护使命中明确奋斗方向。
生态保护关乎长远,法治建设需要传承。该院始终重视与高校的协同联动,致力于将司法实践转化为育人资源。未来,该院将持续深化“高校-检察-乡村”协同机制,为更多青年学子提供实践舞台,引导他们以青春之名践行法治使命,用专业力量守护秦岭生态。(郗 田)
责编:张颖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