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税金融

“志”在为税 “丹”心带队——国家税务总局志丹县税务局探索队伍建设新模式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事业强。只有用活、用好人力资源,才能够激起“队伍活力”的一池春水。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志丹县税务局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54321带队思路”,不断提升队伍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推进和发展。

IMG_256

创建“五彩”政治机关,铸牢队伍建设的“魂”

志丹县税务局高举“红都”鲜艳旗帜,依托志丹红色革命资源,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用实际行动为党旗增辉、为税徽添彩,实现“带好队伍”重点工作目标。筑牢“青丹”廉政底线,建立干部队伍日常监督机制,释放专项监督活力,不断细化专责监督有效路径,撬动综合监督集成协同,塑造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

发挥“金徽”模范作用,重视支部班子建设,支部书记注重抓班子、带队伍,加强传帮带,引导广大干部摆好站位、找准定位、发挥作用。汲取“墨香”文化养分,充分发挥税务文化在“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规范人”的独特作用,坚定干部队伍政治信仰。坚守“橙心”服务宗旨,永葆政治本色。将党的领导贯穿到税收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引导全局干部担负起“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

建立“四合”学习模式,提升干部队伍的“能”

志丹县税务局坚持政治理论与税收业务相结合、理论指导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交流相结合、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的“四合”学习模式,并着力打造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这一“金字招牌”,组织业务骨干登上讲台,分享交流学习成果;针对干部业务能力薄弱的方面,积极开展个人学、小组学、“老带新”的业务培训。全面了解干部学习需要,购置学习资料500余册,积极为干部提升业务能力和工作能力提供条件。定期开展组织活动,充分运用学习平台资源,适时组织线下集中学习,开展研讨交流,强化融会贯通,提升干部队业务、服务水平,完善干部队伍知识体系,培养干部好的学习习惯。

IMG_256

明确“三条”纪律红线,加强干部队伍的“管”

志丹县税务局结合工作实际,通过优化修订以考勤管理、专项管理、编外人员管理三条制度为主的若干制度条例,不断释放“规范管理”的明确信号,利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在绩效管理上,制定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相结合的多方位考核体系,依托数字人事系统、组织绩效管理系统将考核指标反映到年度绩效考核综合成绩当中,定期公示,并体现到绩效待遇上。同时深入基层一线针对12个重点查摆问题,深刻剖析原因,扎实整改落实,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全面锻造干部队伍“对党忠诚、为民服务、勤学善为、实干担当、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

改善工作生活两个环境,给予干部心灵上的“暖”

志丹县税务局持续发扬关心爱护干部的优良传统,给予干部工作上的支持和生活中的关怀。一方面,不断提升干部工作环境,结合标准化建设工作,对4个办公点基础设施进行了修缮改造,干部工作环境焕然一新,同时设置工会活动室、母婴室等功能场所,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器材,优化干部住宿及休息生活条件,丰富干部业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加强对干部的心理关怀,有序开展落实谈心谈话,了解干部工作状态、思想动态,并及时予以疏导减压。借助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适时开展有意义的团建活动,提升干部的获得感、归属感,增强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

IMG_256

融合集体个人的“一致”追求,促进干部队伍的“干”

志丹县税务局根据全局事业发展需要结合干部个人事业追求,在选人用人、职务职级晋升、评先评优、岗位调动等方面,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让实绩突出的干部脱颖而出,树立用人导向,引导干部由“要我干”,变为“我要干”,积极营造“主动作为”的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结合干部综合表现,针对性的培养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干部,同时加大对年轻干部的选拔使用力度,队伍活力不断提升。

2022年以来,累计调整提拔7名副科级干部,30余名干部参与职务职级晋升,通过民主投票,18名优秀干部职级得到晋升,4名90后青年干部提拔到中层领导岗位,10余名表现优异的年轻干部调整到了重要岗位。培养和储备了一批有理想、能担当、善作为的综合型人才,全局事业发展和干部事业追求融合促进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如果说干部人才是驱动大船的一只只桨,队伍建设则是稳定船身的压舱石。下一步,志丹县税务局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按照既定思路,持续做好“强班子、育人才、激活力”系统工程,在干部队伍建设上不断寻求新突破,锤炼一支更加忠诚、干净、担当,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方尚荣)

责编:张颖

编辑:鄢雨晴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