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连日持续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风险,近期,石泉县饶峰镇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创新构建“预警前置、排查联动、响应高效、保障有力”的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将防控责任全面贯穿灾前、灾中、灾后全过程,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预警前置:建立“三级预警+双线推送”机制,打通风险传递“最后一米”
为精准传递风险预警信息,饶峰镇充分依托气象、水文、地质部门的数据资源,建立起“镇级预警、村级响应、组级传达到户”的三级预警体系。其中,镇级应急办及值班室实行24小时值守,实时接收气象预警信息,并结合辖区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7个地质灾害风险区的历史数据,对预警等级进行精准评控;村级层面则由村两委及工作队员担任专职预警信息员,通过“微信群+大喇叭+上门通知”的双线推送模式,确保预警信息在1小时内覆盖所有受威胁农户。针对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该镇还专门安排专人进行“一对一”告知,同时发放《防灾避灾告知书》,实现风险预警无死角。
排查联动:打造“网格+群众”排查模式,织密隐患监测“一张网”
为全面排查地质灾害隐患,饶峰镇充分利用综治网格工作模式,构建起“网格排查+群众监督”的双重保障体系。一方面,由网格员负责对责任区内的房前屋后、切坡建房、河道周边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查看地面沉降、墙体开裂等异常情况,并联合村干部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对隐患信息进行动态更新;另一方面,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对参与“邻里互查”的优秀群众进行表扬宣传,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鼓励大家在发现隐患后及时上报,织密隐患监测“一张网”。
响应高效:制定“分级响应+闭环处置”流程,提升应急处置“加速度”
围绕不同预警等级,饶峰镇明确了差异化的应急响应措施,形成“发现-上报-处置-反馈”的闭环处置流程。当发布蓝色预警时,由村级组织隐患点群众开展自主撤离;发布黄色预警时,镇应急队伍立即携带抢险物资进驻重点村,提前做好群众转移准备;发布红色预警时,迅速启动全员转移预案,严格按照“先人员后物资、先老弱后青壮”的原则,通过“村干部带队+党员帮扶”的模式,将受威胁群众安全转移至临时安置点。同时,安排专人对撤离区域进行巡逻,严防群众擅自返回。今年汛期以来,我镇已安全转移群众近500人次,未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件。
保障有力:完善“物资+队伍+宣传”保障体系,夯实防灾减灾“基础桩”
为确保四位一体工作机制高效运转,饶峰镇从物资、队伍、宣传三方面着手,完善保障体系,夯实防灾减灾“基础桩”。在物资保障上,镇级储备了帐篷、救生衣、手电筒、铁锹等抢险物资,确保应急物资能在“半小时内调运到位”;在队伍保障上,镇级组建了由镇干部、民警、医护人员、志愿者组成的百人应急队伍,各村也均组建了由支部书记带队的应急小队;在宣传保障上,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饶峰关、饶峰雄关官方账号发布防灾宣传稿件及视频10余次,阅读人次超2万;同时,组织开展县级防灾演练1场、村级演练12场次,现场演示滑坡逃生、急救技能等内容,让群众既懂“怎么防”,又会“怎么逃”,切实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下一步,石泉县饶峰镇将持续优化四位一体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地质灾害防控的精准性和时效性,以“万无一失”的准备,应对“一失万无”的风险,坚决守住人民群众安全底线。(供稿:石泉县饶峰镇)
责编:刘朋涛
编辑: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