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8日,陕西省“三秦家长学校”在西安正式揭牌成立,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王树声在成立仪式上强调,着力构建以家庭为根基、学校为主阵地、社会为支撑平台的协同育人共同体,形成家校社互联互通、共育英才的新生态。为积极响应这一号召,深入践行陕西省教育厅等十八部门印发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实施方案》,宝塔区第七中学近日携手陕西“为道”领6公益平台,成功承办“圆爱中国梦·相伴共成长”公益活动。宝塔区教体局教研室主任张永宁、继续教育管理中心副主任何宝银莅临指导,校长贾猛致谢,二百余名师生家长、延安市人民医院河庄坪院区综合内科护士长池亚琴与来自各地的义工共同参与,开启了一场关于爱与成长的深度对话。

四大维度赋能
共绘协同育人蓝图
活动以“团队力量、素质培养、国际化视野、校园社会蓝本”为核心,严格遵循“共托心理拓展活动流程”,通过沉浸式体验设计,打破传统家校沟通壁垒。活动伊始,教育管理中心何宝银副主任开篇致辞:“通过搭建一座‘爱心桥梁’,激发孩子们内心的感恩之情,唤醒他们品格中的真、善、美,对于初中生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贾猛校长在欢迎辞中讲到:“教育是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共同责任,唯有携手同行,才能为孩子铺就通往未来的坦途。”

图 | 何宝银副主任

图 | 贾猛校长
破冰互动
从“身份”到“心”的联结
活动以“团队破冰”游戏拉开序幕,学生、家长、教师通过趣味任务组成跨代际小组,在欢声笑语中消除隔阂。
全员参与
团辅活动
对话与共情
倾听彼此的心声
“二人对话分享”环节,孩子们与家长、老师两两相对,敞开心扉,诉说内心深处的想法与情感,在真诚的交流中,理解与关爱悄然传递。

信任破局
黑暗中照见亲子原力觉醒
“信任练习”“蒙眼+障碍挑战”环节,家长蒙着双眼在孩子的搀扶和指导下穿越障碍,当孩子们用稚嫩臂膀为父母撑起“人形盲杖”,并提醒父母“小心台阶”时,实现了信任资本从存量消耗到增量生产的质变拐点,代际权力结构完成了短暂而深刻的重构。一位家长感慨:“当孩子牵着我的手说‘妈妈别怕,按我说的走’时,我才真正感受到他内心的力量。”教师代表也分享道:“游戏让我们看到,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情感的传递与共鸣。”
感恩与成长
让爱成为教育的底色
小组表演环节中,家庭与教师团队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创作情景剧,家长则通过角色反转体会孩子的压力,孩子们以各种方式进行了舞台表达。最后的“感恩仪式”将活动推向高潮:教师、家长、义工和孩子们互相给对方系上写着“你对我来说很重要”文字的蓝丝带,现场温情涌动。家长们泪流满面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教师和义工手腕系满学生亲手缠绕的丝带,一条家校社共育的纽带正在校园里悄然生长。
以爱之名,共筑成长共同体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更是一场关于教育本质的深刻探索。通过游戏化、场景化设计,家长学会了“蹲下来倾听”,教师掌握了“共情式沟通”,孩子们感受到了“被看见的幸福”。未来,宝塔区第七中学将继续深化“教联体”育人实践,让家校社从“物理结合”走向“化学融合”,共同托举孩子的梦想,助力每一个生命在爱与理解中绽放光彩!(供稿:宝塔区第七中学)
责编:刘朋涛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