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提升家长家庭教育能力,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11月20日上午,由吴堡县妇联、县教体局联合吴堡二中主办的“学做智慧父母——剖析孩子厌学背后的底层逻辑”公益讲座,在学校四楼多功能厅如期开讲。陕西省妇联讲师团成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邵莹现场支招,为600余名家长破解育娃难题。

深耕青少年心理与家庭教育领域的邵莹老师,用通俗的语言、鲜活的案例,精准直击家长们的关切点。她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拆解了厌学情绪的“底层逻辑”:这并非单纯的“学习态度差”,而是可能交织着学业压力、同伴关系摩擦、亲子沟通不畅等多重因素。针对家长最关心的“如何破局”,邵老师送上两大实用方法:

- 善用积极心理,筑牢情绪基石:初中是孩子心理韧性培育的关键期,家长可通过“日常小肯定”“正向视觉化引导”帮孩子建立自信。
- 掌握共情沟通,破解情绪困局:面对孩子的烦躁低落,别用“这点事算什么”否定情绪,要先“接住感受”,再耐心倾听、共寻解法。现场模拟的沟通场景,让家长们频频点头记录。

讲座尾声,张建军校长结合学校育人实践,与家长们深入交流。他坦言:初中是孩子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关键期,家长的陪伴要“少点说教,多点看见”;少盯“不足”,多夸“进步”。
同时他呼吁:家校要做“同频的合伙人”,学校会持续关注孩子的学业与心理状态,也希望家长们及时和老师沟通,一起为孩子搭建“安全、温暖、有力量”的成长环境。

整场讲座中,多功能厅里格外专注:家长们或凝神倾听,或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偶尔和身边人小声交流“这点我家孩子也有”。讲座结束后,一位家长深有感触地说:“之前总焦虑孩子的学习,却忽略了他的情绪需求,现在明白了共情和陪伴比说教更重要。”

一场讲座,是一次育娃认知的更新,更是家校共育的又一次同频。接下来,吴堡二中将持续联动社会资源,推出更多实用的家庭教育活动,赋能每一位“智慧父母”,护航少年们稳稳走过成长关键期。(宋鹏宇)
责编:刘朋涛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