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勉县褒城镇:移风易俗树新风绘就乡村新画卷

近年来,勉县褒城镇紧扣群众需求,以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为目标,从组织建设、宣传引导、制度规范、典型带动、文化浸润五个维度发力,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让文明新风尚在褒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

弘扬文明新风尚

IMG_256

强组织,筑根基。褒城镇坚持把组织建设作为移风易俗的“先手棋”,明确责任分工,统筹7个村(社区)同步建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三会联动”机制。理事会成员均由群众推选的老党员、乡贤、致富带头人等。构建起“镇统筹、村落实、户参与”的三级治理网络。今年以来累计规范各类事宜40余起,彻底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广宣传,浓氛围。为让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褒城镇构建“线上+线下”全方位宣传矩阵。线下,在镇域内主要道路、村头巷尾、文化广场等位置,设置移风易俗宣传广告牌和宣传栏,定期更新内容,用生动画面和通俗文字解读移风易俗政策;利用村级广播,每天播放宣传音频,内容涵盖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铺张浪费等方面。线上,通过镇微信公众号,推送移风易俗信息和短视频,扩大宣传覆盖面。结合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组织志愿者开展“移风易俗大家谈”活动32场,邀请村民分享身边的文明故事,让“反对陋习、崇尚文明”成为群众的自觉追求。

IMG_256

定制度,立规矩。结合各村(社区)实际,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相关内容纳入其中,明确红白喜事的操办标准和流程。例如,规定婚事酒席规模不得超过一定桌数,菜品不得过于奢华;丧事简办,倡导厚养薄葬,杜绝封建迷信,缩短办理时间等。同时建立红白喜事报备监督机制,村民在办理事前需向红白理事会报备,理事会安排专人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IMG_256

树典型,做示范。为激发村民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褒城镇持续开展“文明家庭”“好婆媳”“移风易俗示范户”等评选活动,评选出一批在移风易俗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通过举办事迹报告会、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置“榜样墙”等形式,讲述先进故事,让村民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以点带面推动全镇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开展。
IMG_256

兴文化,聚民心。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载体,褒城镇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将移风易俗理念融入文化生活。今年以来,累计组织开展文艺汇演7场,通过小品《彩礼风波》《女婿来了》、快板《夸褒城》等节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文明节俭、孝老爱亲”的理念;在各村(社区)建设“农家书屋”“文化广场”,让村民茶余饭后有去处、精神生活有寄托。同时,鼓励村民自办文化活动,成立文艺团队,创作移风易俗相关的文艺作品,进一步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如今的勉县褒城镇,大操大办的少了,文明节俭的多了;矛盾纠纷的少了,互帮互助的多了;封建迷信的少了,健康娱乐的多了。移风易俗不仅改变了群众的生活方式,更凝聚起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下一步,勉县褒城镇将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工作,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任 姣)

责编:张金侠

编辑:汪云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