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安康市汉滨区新城街道程东村,绿树织就浓荫穹顶,柏油山路染成彩虹缎带,特色民居沿路铺展,翡翠菜园星罗点缀,路牌、墙绘随手一拍即出大片,谁能想到,这座“城市山野会客厅”,一年前还是村容村貌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的脱贫村。
区位曾是程东村最大的底气:北拥香溪洞风景区,东连牛蹄岭战斗遗址,村民早年自发办起农家乐。然而,一眼望到头的水泥路、反复“老三样”的农家菜、日益陈旧的农家乐陈设让许多游客难以“回头”,乡村发展一度陷入困境。
转机出现在2024年4月,程东村被列为汉滨区“千万工程”省级示范创建村。办、村两级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第一仗:拆违建、清四乱、除残垣、建家园。工作专班“5+2”“白+黑”,入户、院落会、微信群……多种方式宣传政策红利和发展前景,逐户讲解奖补标准和改造方案,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通过“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5.3公里道路顺利改建、59户拆迁协议成功签订、29处违建如期拆除,33户农家乐改造提升,103户农房风貌提升。按照“见缝插绿”的原则,在主干道两侧、房前屋后种植绿植1000余株,打造“小花园”“小菜园”示范点30个,天瑞源农业公司免费为农户发放蔬菜苗,144户发展庭院经济。推窗见绿、移步即景,灰头土脸的小山村第一次有了美颜“滤镜”。62岁的詹清平因残疾无法外出务工,和家里人商量,借着改造的“东风”投入40余万元升级自家老屋,政府补贴5万元,建成璞园小院农家乐,如今包间天天有客,老两口忙不过来,请了厨师,“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
人气来了,治理也得跟上。村里建立起“网格化+常态化”管理机制,将全村划分为7个网格,成立由村“两委”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专项整治工作组,每周二、周五,开展环境卫生义务大清扫。通过村规民约、道德评议、志愿服务、和美庭院评选等方式,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市区职能部门多次邀请专业老师进村开展农林管护、厨艺、服务等培训,组织经营户外出学习、拓宽眼界。“我们原来的村级政务大厅正在打造‘数字乡村’,等显示屏、监控、地图沙盘等设施装好后,游客们可以通过大屏实时欣赏村内美景、查找目的地,通过数字化设备聆听历史故事,直观感受乡村发展历程。”程东村党支部书记李锦斌高兴地说。
环境美了,流量来了,活动也密集落地。从去年冬至今,村里连办烟火乡音艺术节、文旅促消费惠民演出、“活力汉滨 棋逢程东”围棋公开赛、乒乓球赛、自行车越野赛等活动,吸引游客超万人次,带动农家乐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初步形成“以文促旅、以体助旅、以旅兴村”的良性循环。山舍农家乐的老板张乐顺势在自己的抖音号上开起了直播,卖起了游客喜欢的招牌菜——柴火灶“蒸碗子”,锅里的热气还没散,订单已经飞到了天南海北。他乐呵呵地说:“来我这儿吃饭没菜单,都是自家种的新鲜菜!如今守着家就能照顾老人,‘土里生金’,日子越过越舒坦!”
环境就是生产力,乡愁也能变流量。程东村正以实干为墨、创新为笔,在乡村振兴的长卷上奋笔疾书,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图景正徐徐铺展。(肖 莹)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