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靖边县红墩界镇:小白杏首挂果 甜蜜产业添“金钥匙”

靖边县红墩界镇尔德井村的果园里,青中透黄的小白杏压弯了枝头。种植大户周子高摘下一捧新果,热情地递给前来走访的镇党委书记曹琳露:“您尝尝!今年头回挂果,甜着呢!”

三年前,周子高响应镇政府号召,将新疆引进的小白杏苗栽进自家果园。如今,这片寄托着希望的果树终于结出累累硕果。“春上闹冻害,多亏镇上农牧站多次指导保温补救。”老周抚着杏树感慨。虽然樱桃受了些影响,但杏子却迎来意外丰收。他种的凯特杏个大味甜,采摘客人络绎不绝;新挂果的小白杏更是清甜可口,刚上市就供不应求。

IMG_256

曹琳露穿行在杏林间,细细查看每棵杏树的挂果情况:“虽然产量还在爬坡期,但市场反响这么好,小白杏定能成为乡亲们增收的新‘金钥匙’!”

这把“金钥匙”,是红墩界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立足沙地边缘的特殊水土,镇党委精准布局特色林果产业。今年,红墩界镇在原有540亩基础上,运用密植移栽、高枝嫁接等新技术建成310亩示范基地,并整合七个村庄资源,对退耕还林的山杏树进行嫁接升级,让老树发新枝,荒坡变宝地。

看着周子高家果园里欢笑采摘的游客,老周盘算着新计划:“明年挂果量翻番,得建个采摘体验区!”这正与镇党委的规划不谋而合——下一步将通过建设集采摘、加工、展销于一体的产业园区,推动小白杏走向智慧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

从冻害中的暖心护航,到果园里的技术革新,一颗颗金黄的小白杏,正承载着党组织的引领和农户的汗水,在毛乌素沙地南缘甜蜜绽放。当科技赋能传统种植,当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这把富民“金钥匙”,必将开启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陈蓉蓉)

责编:张颖

编辑:时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