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质效,巩固普查成果,榆林市立足南北地理生态差异、因地制宜,于2025年设立榆阳区(长城沿线风沙区)和绥德县(黄土丘陵沟壑区)作为两个典型生态区域进行种质资源田间种植示范展示。重点展示价值突出、宣传效果好且濒危的本地多种优异种质资源,并结合作物生长特性与地方农业生产习惯进行精准管理。近日,市种业工作站工作人员先后深入绥德、榆阳两地,对种质资源田间展示进行实地检查指导。
榆阳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南区种质资源展示基地,种植面积约4亩,展示66个特色品种,包含17个糜子品种、16个谷子品种、3个高粱品种、1个向日葵品种、5个玉米品种及24个豆类品种。采用滴灌系统,通过铺设滴灌管网,根据不同作物需水特性精准调控水量。
榆阳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南区种质资源展示基地
绥德县吉镇镇瑞宁村旱坝种质资源品种展示基地,种植面积约7亩,集中展示了72个特色品种,包括17个谷子品种、16个糜子品种、5个玉米品种、3个高粱品种、1个向日葵品种、17个大豆品种及13个杂豆品种。今年5月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绥德基地通过分期播种与人工坐水播种方式,保障作物正常生长。
绥德县吉镇镇瑞宁村种质资源展示基地
两个基地各品类分区规划、有序排布,农作物出苗率达95%以上,作物长势良好,田间绿意盎然。
自2022年起,榆林市种业工作站连续四年开展榆林市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田间展示工作,通过综合评估区域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及市场需求等因素,系统开展特色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保存与展示,推广具有代表性、适应性强、市场前景广的古老地方品种,有效地促进了种质资源保护、共享和利用。(供稿:榆林市种业工作站)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