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信精神,5月21日至22日,由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延安市图书馆、延安中山图书馆学会承办的2025年“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宣传推广活动在延安市图书馆拉开帷幕。国家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办公室主任吕慧军,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长王雁行,延安市政府办副主任李琦,陕西省图书馆党委委员、副馆长强颖在启动仪式上致辞。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各类图书馆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从业人员等共计14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
李琦在致辞中表示,延安作为人文与革命圣地,拥有黄帝陵、芦山峁遗址等珍贵历史文化资源,以及445处全国数量最多、级别最高的革命旧址和丰富红色资源。长期以来,国家图书馆、省图书馆等单位对延安文化事业给予大力支持,捐赠8万余册文献并推动馆际合作。此次活动落地延安,既是关怀也是使命,延安将做好会务保障,深化馆际协作、培育人才,推动文献保护工作。
强颖表示,陕西历史悠久,红色革命文献资源丰富,近年来,延安市图书馆在延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主动开展红色文献挖掘、保护、传播,创新开展“红色阅读”、“延州阅读”等宣传推广活动,为活化历史记忆、红色资源不断探索新路径。此次培训为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传承红色基因注入新的动力。
吕慧军、王雁行分别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培训带动革命文献和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并以此为新契机,为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与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本次培训班课程精心设置、内容丰富,延安市图书馆馆长薛景春讲授《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延安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贾翠玲讲授《从“特色典藏”到“知识赋能”——以延安时期红色文献数字化建设为例》、山东省图书馆研究馆员李洪梅讲授《山东省图书馆红色文献开发利用的实践与思考》、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张新宇讲授《民国文献专题书目编纂与整理》。四位老师分别从革命历史、文献数字化建设、开发利用实践、书目编纂整理等多个角度,为学员们提供了全面深入的学习内容,助力提升学员们在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中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活动期间,参会人员集体观展——“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成果展。展览内容详实,图文并茂,多角度生动呈现了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果,让大家深刻感受到这些文献背后的历史厚重感。
自2014年起,国家图书馆与中国图书馆学会合作举办“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宣传推广活动,旨在面向社会公众普及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存与保护的理念,展示相关工作取得的成果,同时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此次在延安举办的宣传推广活动,不仅为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革命文献保护理念的传播,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将激励更多人投身到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事业中,共同守护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根脉。(供稿:延安市图书馆)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