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生态环境

榆林:监管与执法联动 管牢、管好入河排污口

入河排污口作为污染物入河的最后关卡,是水环境治理的关键节点,被视为水环境综合整治的“牛鼻子”。加强入河排污口的整治,是根治河道“反复治、治反复”问题的高效手段,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为全面、准确地掌握榆林市入河排污口的分布状况及其排水来源,榆林市已完成了全市14条重点河流1400余个排污口和雨洪口的排查建档调研工作。

IMG_256

榆林市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基地,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面临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生态环境透支等突出问题。例如,煤化工、焦化、有色金属冶炼等“两高一资”项目集中分布于区域河流干支流,且作为北方严重缺水地区,严峻的水生态环境形势决定了榆林市必须管牢、管好入河排污口,牵住水环境治理的“牛鼻子”。

严寒酷暑,全面摸查

榆林市、县环保部门联合榆林学院历经多雨期、干旱期、冰冻期全面反复排查,精准掌握了入河雨洪口、排污口的数量及其分布情况,准确定位入河排污口的地理坐标、所属水系及受污断面,明确排口分类、入河方式、排水特征、异常状况及污水类型。综合运用人工排查、技术排查和资料核查等多种手段,查清污水来源,落实责任主体及河长,实现“查、溯”同步协作,建立入河排污口名录。

IMG_256

数字赋能,精准填报

排污口排查及数据填报工作量庞大,容易出现数据整理易混乱、填报不规范等问题、为实现排污口排查工作的“边排查边填报”,所依托高校自主搭建了入河排污口信息录入系统,不仅可以追溯数据来源渠道和日期,还能快速收敛手机小程序和电脑网页多端数据至智慧化管理平台。同时,信息化填报系统具备高效精准、规范有序、实时可靠的特点,例如自动定位功能保障关键坐标信息的准确性,排口类型与污水类型按色相对应填充辅助信息正确填报,信息制式选填规范填报数据,影像资料实时上传规避海量信息混乱,填报自动填充前条信息有效减少工作量。

IMG_256

数聚全景,协同精管

此外,依托入河排污口信息录入后台系统,还开发了榆林市入河排污口智慧化管理前端平台,全面推进入河排污口的智慧化管理和“一张图”管理模式。实现三大革新,数据集成化:平台实现了多元数据的实时更新,融合了工业源、农业源、卫星地图和地形地貌等模块,辅助溯源分析;管理动态化:搭建了数据仪表盘模块,实现排口数据的实时统计及相互关联,信息分类明确,异常排口重点反馈,结合卫星地图实现“一点即查”,秒级呈现信息详情、周边环境及高清影像资料,便于直观查看;应用协同化:建立分级权限管理系统,平台还面向各级河长、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提供不同权限、不同维度、不同终端的查询、上报和管理界面,直观生动地将交融数据库实时展示给大众。

榆林学院排查团队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平台的优化还在持续中,下阶段,基于入河排污口的分布特点、污染物排放量、扩散模型,探索融入人工智能,明确高风险排污口,牵住影响区域水质稳步提升的牛鼻子,加强监管与执法联动,精准控制污染源。为后续排口分类整治以及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李卓越)

责编:杜鹏飞

编辑:李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没有了

已是最早文章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