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民主法治

结婚一月余,分居三十载,这段“沉睡”的婚姻该何去何从?

近日,旬阳市法院甘溪法庭成功调解一起跨越三十年的特殊离婚案件。年逾六旬的当事人老杨将一面印有“清正廉洁为百姓 两袖清风平民冤”的锦旗送到承办法官手中,激动地说道:“三十年的心结终于解开了,感谢法院让我从名存实亡的婚姻中解脱!”

半载夫妻缘尽 三十年陌路无言

1995年6月老杨与马某经朋友介绍相识,同年9月双方登记结婚,婚后仅月余马某就离家出走,至此杳无音信。因文化水平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双方一直未办理离婚手续,亦未通过法律途径解除婚姻关系,两人三十年间再无联系。随着老杨年事渐高,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成为其办理医疗、养老手续的阻碍,各方求助后,老杨无奈一纸诉状诉至旬阳市法院甘溪法庭寻求帮助,请求解除与马某的婚姻关系。

IMG_256

司法为民显担当 千里寻人续法缘

甘溪法庭受理该案后迅速开启绿色通道,面对被告失联、事实年代久远等难题,启动繁案攻坚机制:

1. 技术溯源:通过公安户籍系统比对,锁定马某现定居外省某地;

2. 温情沟通:法官多次电话与马某沟通联系,化解其怕担责的顾虑;

3. 云端调解:运用在线调解平台,为花甲老人架起沟通“连心桥”。

破冰调解化心结 司法温度暖民心

调解过程中,法官以《民法典》依据,结合双方分居三十年的客观事实,耐心释法明理。最终马某坦言:“这些年我也想过解决这个问题,但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最终在法官的见证下,双方通过“云上法庭”,为这段跨世纪的婚姻画上了句点。同时,法庭同步为当事人发放《民事调解书》及《离婚证明书》,既保障当事人隐私权益又为后续当事人办理医疗、养老手续增强了便利性。

IMG_256

“这个案子看似简单,实则承载着群众对法治的信任”承办法官表示。近年来旬阳法院甘溪法庭通过“诉前筛查-繁简分流-多部门联动-定制化调解”机制,累计化解类似积案10余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三十载岁月沧桑,一纸文书解枷锁。这面锦旗不仅承载着群众对法院工作的认可,更彰显着新时代司法机关“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担当。旬阳市法院将继续践行“如我在诉”理念,让每一份裁判既彰显法律力度,又传递司法温度,为维护婚姻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贡献法治力量。(廖泓铭)

责编:张颖

编辑:李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