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经济往来中,合同是保障各方权益的坚实基石,然而,即便合同条款完备,仍有可能发生纠纷。近日,旬阳市法院妥善化解了一起挖掘机租赁合同纠纷,办案法官秉持司法为民理念,在当事人的积极配合下,共同推动案件走向圆满结局。
基本案情
被告小智因承包工程,向原告小南租赁一台挖掘机,双方签订了详细的租赁合同,对租期、租金等关键事项均做了明确约定。但合同履行期间,小智未按约定支付租赁费用,期满后,小南多次催款无果,无奈只能将小智诉至法院。
审理过程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迅速启动办理,但在送达过程中就连连遭遇阻碍。电话无法联系到小智,前往小南提供的户籍地走访也未找到小智踪迹。被告下落不明,也无法取得联系,为保障原告的诉讼权利,法院依法启动公告程序向被告送达应诉材料确定开庭时间,依法缺席审理。
在举证期内,小南向法院提交了证明其主张的相关证据,但承办法官发现小南提交的证据不能形成证据链,难以清楚地证明其主张事实。该案被告不应诉,相关事实无法得到当庭认证,若证据不充分小南则存在败诉风险。
秉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原则,承办法官依法向小南释法明理,详细解释了诉讼中证据的关键作用,建议其补充证据。小南认真听取法官建议,积极配合,通过多方奔走寻找,最终找到了暂住外省的被告小智。联系上小智后,案件通过云上法庭远程进行调解,承办法官耐心倾听双方诉求,依据事实和法律辨法析理,分析利弊。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圆满结案,双方的权益都得到了法律保障。
法官馨语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日常各类经济交易行为日益频繁,各类市场主体都可能面临矛盾纠纷和被起诉到人民法院的风险。人民法院是审判机关,公平正义审理每一起案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是其宗旨。原、被告在诉讼中的权利义务平等、诉讼地位平等。如果您不幸成为“被告”,请积极应诉,不要做“消失的他”;如果您成为“消失的他”,您将会被视为放弃自己的诉讼权利,自身合法权益将无法受到法律保障。(黄晶)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