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吴起采油厂坚持“两条腿”走路战略和“定量-限时-夯责”工作法不动摇,扎实开展“大干四个月、冲刺硬过半”劳动竞赛活动,该厂技术部门以“万口油井恢复”为抓手,充分挖掘注采对应油井潜力,通过开展潜力井治理评价、关停井成因分析、精准治理等多种措施,深入推进长停井、低效井综合治理,为采油厂扩油上产、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在过去一年,吴起采油厂在抓好油井管理工作中,做到精管每口井、力争每吨油,全力推进长停井恢复、低效井治理。一年来,该厂累计恢复长停井607口、恢复产油5.24万吨,治理低效井588口、增产原油14.76万吨,通过这两项治理措施,全年累计增油近20万吨。
今年劳动竞赛以来,面对原油产量吃紧的被动局面,吴起采油厂就如何让已“下岗”的长停井重新“返岗”作为措施挖潜、产能增效的重点工作之一。研究所技术团队通过分区块、分层系对每口长停井的现状、关停原因等进行分类调查,采取重点区块集中治理、难点区块零散治理,按照“先易后难、效益至上”的原则,精细编制油井治理方案,采用“补、压、修、堵”等手段,努力让长停井顺利“返岗”。长停井高效治理进一步完善了井组注采关系,改善了区域开发状况,在增加产量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目前,该厂已恢复长停井217口、累计增油0.41吨。“地下挖潜无禁区,地面生产无瓶颈。一口井的潜力或许微不足道,但是上千口井的潜力爆发起来能量是巨大的,一旦长停井和低效井得到科学高效治理,都是沉甸甸的产量。”该厂勘探开发研究所副所长陈刚如是说。
在低效井治理方面,该厂按照“一井一策”分类治理模式,将低效井治理与措施改造、层系井网调整相结合,实施开发、油藏、工程一体化综合治理,切实提高单井产能,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和经济效益。近日,周长134井延10油层通过补孔压裂措施,作业后获得日产9吨工业油流。像这样通过精准措施获得高产的油井,不胜枚举:白河油区21-1081井、21-415井通过原层压裂、酸化解堵措施,作业后日产油均为10吨;白豹油区26-37-5井完善注采对应补孔长8油层,日增油12吨。据了解,截至3月底,该厂已累计治理低效井179口,实施措施井平均单井增油2吨,措施有效率达90%,累计增油6032吨。“为了提升单井日产水平,研究所召集采油队、生产运行科、注水办公室等相关部门,定期召开产量分析周例会、月度措施讨论会,第一时间反馈、解决技术问题,对疑难杂症井集思广益、现场诊断,加快夺油上产进度,切实提高生产时效,助力采油厂实现稳油增产目标。”该厂勘探开发研究所所长白江如是说。
深入推进措施挖潜和关停井恢复工作,关键在于坚持将素质提升、效益最大化、生产一体化的理念贯穿于全过程。据悉,为不断提升地质、油藏技术人员业务能力,该厂还以“科技大课堂”为载体,从储层、井网、生产史到工程工艺对技术干部进行全方位培训,重点分享油井成功治理经验,进一步拓宽技术人员工作思路;在技术决策中,则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加强地质、工艺、相关作业单位沟通协作,坚持对措施方案联合“会诊”,切实保障措施方案精准高效。
“下一步,我们要紧紧围绕‘老井稳产、新井上产、措施增产’的工作思路,坚持问题导向,通过精细技术管理、强化措施落实、严密过程管控,全力提升油藏管理水平,切实激发原油上产动能。技术团队必须不断开拓创新、担当作为,努力破解制约油田发展的技术难题,完成全年措施增油12.98万吨,关停井恢复1.5万吨。”该厂总工程师孙兵华表示。(朱治龙 陈刚)
责编:张颖
编辑: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