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陵县桥山街道各个社区的院落里,一座座红色议事亭正悄然成为基层治理的“新地标”。从高阳社区黄花小区一期居民围坐议事时的热烈场景,到街道5个社区议事亭里持续回荡的民生回响,桥山街道正在以“红色议事亭”为载体,构建起“社区+职能部门+物业公司+小区业主”的多元共治机制,通过将单个小区的治理经验升级为全域推广的“桥山方案”,让基层治理从“单向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变,让民生诉求在阳光下得到妥善解决。
从“试点破题”到“全域开花”:一座亭子激活治理效能
黄花小区一期的红色议事亭里,寇阿姨一句“小区环境卫生焕然一新”的赞叹,道出了议事亭带来的初步成效。自物业进驻后,依托议事亭平台,居民与物业、社区、部门面对面沟通,10个新垃圾桶的更换、12组灭火器的增设、门禁系统的升级等民生实事迅速落地,更收集到17条关于安全、供水、消防的改进建议,形成了“提出诉求—协商方案—落实反馈”的治理闭环,这样的治理场景,正在桥山街道各处生动上演,滨水苑小区红色议事亭里居民共商解决排水不畅、“僵尸车位”难题,龙泉山庄议事亭里多方协调化解商铺漏水纠纷,瑞城小区议事亭里“红色帮帮团”筹备免费清洗地垫活动等,凭借“小事当场议、大事定期商、难事合力解”的模式,红色议事亭已成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从“三方联动”到“多元共治”:一套机制凝聚治理合力
桥山街道创新“1+N”议事模式,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联动职能部门、物业公司、小区业主、党员志愿者等多元力量,让红色议事亭成为凝聚共识的“大舞台”。社区党组织主动“搭台”,明确议题收集、议程设置、结果公示等流程,确保议事不跑偏、有实效。今年以来,街道各社区已累计组织议事活动56场次。职能部门积极“应考”,住建局、消防大队、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主动下沉至议事亭,现场回应居民诉求,协调推动问题解决,形成了“群众点单、部门接单、社区督单”的高效联动机制。群众作为主体登台“唱戏”,业主从监督物业履职,到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再到主动参与议事协商、矛盾调解。小区党员志愿者带头担任楼栋长、单元长,及时反映业主诉求,汇集议事内容。居民的积极主动参与,为基层长效治理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从“解决问题”到“常态长效”:一份答卷彰显治理温度
为推动红色议事亭治理常态长效,街道党工委建立“议事—落实—反馈—评价”全链条制度,指导各社区对议事结果实行“红黄绿”三色督办,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今年以来,街道已通过红色议事亭累计解决72件涉及环境卫生、设施维修、邻里矛盾等的民生问题,居民满意度由82%跃升至94%。红色议事亭正持续将一个个“民生痛点”转化为“治理亮点”。
黄陵县桥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鹏表示:“红色议事亭架起的是党群‘连心桥’,凝聚的是共治‘向心力’。我们将继续深化这一模式,让每一个诉求都被倾听,每一份努力都有回响,让“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成为现实,为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桥山力量。”(供稿:黄陵县桥山街道)
责编:刘朋涛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