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一位有多年脑出血病史、行动不便的老人突发高烧、呕吐,情况危急!基层医生上门精准判断,火速协调转诊,三级医院接力救治,最终战胜凶险的“白肺”。这场成功的生命救援,凸显了基层“健康守门人”的关键作用。
危急时刻:基层医生的火眼金睛
近日,我院接到龙阳店子村谢长青老人家属的紧急求助。患者谢老伯(男),是一位有15年脑出血病史、右侧肢体偏瘫10年的老人,基础状况较差。他突发高烧不退,伴有恶心、呕吐,在村诊所治疗后未见好转。
接到求助后,我院罗忠涛医生第一时间上门查看。经仔细查体,发现患者仍持续高烧,最关键的体征是:双肺听诊可闻及广泛的湿性啰音!这强烈提示患者肺部存在严重感染,绝非普通感冒。
考虑到患者高龄、有严重基础病(脑出血后遗症)、病情进展快且诊所治疗无效,情况十分危急!更棘手的是,老人的儿子当时身处外地,无法立即赶回。时间就是生命!
生命接力:果断决策,畅通转诊
面对危局,我院医生当机立断:
迅速评估风险:患者基础差、肺部感染体征重,随时可能进展为呼吸衰竭。
紧急联系上级:立即协助家属联系蒲城县医院,呼叫120救护车。 确保患者能以最快速度转运到具备更好救治条件的县级医院。
有效沟通协调:与家属、120及县医院提前沟通患者情况,为抢救争取宝贵时间。
患者被迅速送至蒲城县医院。经检查,胸部影像结果令人揪心——“白肺”! 这意味着肺部炎症极其严重,大片肺组织失去换气功能,生命危在旦夕。县医院果断决策:必须升级治疗!
终极救治:三级医院力挽狂澜
为了挽救生命,患者当夜被紧急转往医疗条件更优越的唐都医院。在唐都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医护人员展开了长达20天的生死搏斗。凭借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精准的治疗方案以及精心的护理,最终成功将谢老伯从死神手中夺回,疾病得以治愈!
经验与启示:基层是健康防线的关键一环
谢老伯的成功救治,是一次完美的“基层首诊识别-紧急转诊-上级医院救治”生命接力。这其中:
基层医生的“前哨”作用至关重要: 及时的入户评估、精准的体格检查(识别湿啰音)、对危重病情的敏锐判断,是启动整个高效救治链条的第一步。
畅通的转诊通道是生命线: 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建立快速、有效的转诊机制,为危重患者争取了黄金抢救时间。
家属的信任与配合是基础: 在子女无法及时到场的情况下,家属对医生建议的信任和快速配合执行,为抢救赢得了机会。
基层医生提示:
作为乡亲们的健康“守门人”,我们再次强调:
对于有高危因素(高龄、基础病、卧床)的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必须提高警惕,仔细查体(尤其是肺部听诊)。
一旦怀疑重症肺炎(如广泛湿啰音、呼吸急促、精神差等),评估后超出基层处理能力,应毫不犹豫,争分夺秒启动转诊程序!我们会持续优化转诊流程,为危急重症患者搭建更快速的生命通道。
谢长青老人的康复,是多方协作、生命接力的胜利果实。它生动诠释了基层医疗卫生网络的重要性——我们是发现危机的“哨兵”,是畅通转诊的“桥梁”。我们将继续坚守岗位,不断提升能力,与上级医院紧密协作,为守护乡亲们的生命健康筑起第一道坚实防线!(供稿:蒲城县龙池镇卫生院)
责编:杜鹏飞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