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追赶超越

岚皋县城关镇:凝心聚力战旱情 担当作为保民生

“太感谢你们了!我们一家老小的生计全系在这几亩地里,要是没有你们送来的‘及时雨’,往后的日子简直不敢想!”种植户邱大姐激动地说道。三月底以来,持续高温少雨天气使城关镇多地陷入旱情困境,新春村邱大姐种植的30余亩中药材因此叶片枯黄,濒临枯死。城关镇分管领导第一时间带队深入田间,现场调配水车,经过48小时不间断灌溉,干涸的农田终于重焕生机,枯萎的植株再度舒展。这争分夺秒的抗旱场景,正是城关镇干群齐心战旱情的真实写照。

旱情就是命令,灾情就是号角。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自然灾害,城关镇党委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镇党员干部闻令而动,以“旱情不除、战斗不止!”的决心在田间地头织就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安全网,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

IMG_256

脚步丈量旱情,班子冲锋在前。镇党委第一时间成立抗旱救灾领导小组,班子成员分片包干,压实责任。连续50余日,班子成员头顶烈日、脚踏焦土,穿梭在各村组之间。他们走进农户家中,耐心询问饮水是否充足;踏入田间地头,仔细查看作物受灾情况;深入山林深处,探寻每一处潜在水源。在新春村供水调度现场,镇主要负责同志驻守一线,协调解决送水车辆数量难题、抢修设备故障,既当科学决策的 “指挥员”,又做冲锋在前的 “战斗员”,以实际行动诠释担当,为抗旱救灾筑牢坚强堡垒。“要将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面排查、及时处置各类隐患。各站所要强化资源统筹,按需调配水泵、输水管道等抗旱物资;全体干部必须下沉一线,一方面逐户摸排群众饮水需求,另一方面协助产业大户开展生产自救,落实减灾补损措施,确保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镇党委书记在专题会议上强调。

IMG_257

汗水浇灌希望,干部坚守一线。“今日协助农户灌溉农田期间,必须重点关注送水车周边电线安全,定时提醒过往行人注意避让,杜绝触电隐患。” 翻开驻村干部李克奎的工作日志,密密麻麻的字迹间,凝结着对抗旱救灾工作的细致考量。旱情发生以来,全镇驻村干部全员下沉,顶着炎炎烈日,每日奔波在送水路上。他们协助送水车为群众配送饮用水,保障家家户户有水可用;他们走进农田,为干涸的作物送去 “生命之水”。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干部逐户摸排受灾情况,积极对接县农业农村局争取救灾资金15.65万,统筹镇村资源用于应急灌溉。镇项目办联合县水利局专技干部组成 “寻水小队”,在荆棘密布的山林中艰难跋涉,寻找新的水源点。他们克服山路难行、蛇虫侵扰等困难,铺设输水管道,新建拦水坝、集水井,全力保障全镇群众饮水安全和农业生产用水。

IMG_260

全民同心抗旱,共筑生命防线。在这场与旱情的较量中,城关镇处处涌动着全民抗灾的动人力量。为保障人饮,各村主动作为,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竹林村十组村民组成 “寻水突击队”,拿着锄头、铁锹,翻山越岭寻找水源。万家村安置点突发停水,伍支书第一时间带领村民成立抢修小组,顶着近 40℃高温,逐段排查管线,经过5个小时不间断抢修,终于恢复了安置点供水。社区一线也上演着温暖一幕,紫郡山庄负责人和康渝高铁三工区在得知四坪社区居民严重缺水后,连夜调配洒水车,加班加点为居民免费送上饮用水。全镇上下一心,干部群众并肩作战,形成了坚不可摧的蓬勃力量,成为城关镇战胜旱情、守护家园的最强底气。(供稿:岚皋县城关镇政府)

责编:杜鹏飞

编辑:汪洋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