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马察回音乐代表性传承人——姜周荣
男 汉族 1968年6月生
1998年,姜周荣开始接触姜马察回音乐,从此便与之结缘。他师承民间艺人姜世英、马俊、马军社等,在不断虚心学习实践中,乐理、唱腔自然娴熟。他定期组织姜马察回音乐团队成员培训、排练,举办展演活动,并发挥自身特长,推出古调新唱、古韵新谱,编写紧跟时代步伐的唱词《乡村振兴焕新颜》,针砭时弊的唱词《说敬老》,为姜马察回音乐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他在发现和培训人才的基础上,以相关理论和实践为主,倾心相传,手把手的指导打击乐器,逐字句的教习唱段。
2025年3月姜周荣被认定为姜马察回音乐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右一:强建录
西山酒歌代表性传承人——强建录
男 汉族 1968年10月生
1984年,强建录开始参加毛家庄元宵节黑社火表演,学习西山对对戏引言歌,2005年拜师赵玉明、王建军学习西山酒歌,后积极参加西山酒歌传习所传承保护活动。他熟练掌握西山酒歌演唱划拳技艺,整理西山酒歌歌词31首,整理西山黑社火小调唱词15首。2015年起,随西山酒歌代表性传承人王建军、逯鸿一起开展西山酒歌传承排练和对外演出,举办西山酒歌演唱会。2020年以来,他创作西山酒歌新节目,带徒赵俊成、马武仁、李宝生等10余人,为项目传承发展做出了贡献。
2025年3月强建录被认定为西山酒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陇州秦鼓代表性传承人——张文玉
男 汉族 1969年2月生
陇县人民剧团四级演奏员
张文玉从小跟随兰志田学习打鼓,每年冬天闲余之时,为陇县地区各村村民传授陇州秦鼓,如东南镇郑家沟村、东风镇上凉泉村、东南镇黄花峪村、东风镇刘家咀村、八渡镇杨家庄村,城关镇西关村、曹家湾镇咸宜关村等20多个村,累计传授人数1500以上。与此同时,他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2012年—2024年,为陇县西关小学、牙科小学、秦源小学、实验小学等在校学生教授陇州秦鼓。经过多年努力,张文玉共传授教出学徒张阳、姚子龙、张明祥、李斌军等150多名秦鼓能手。
2025年3月张文玉被认定为陇州秦鼓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陇州小调代表性传承人——郑凤玲
女 汉族 1970年6月生
郑凤玲10岁初次接触陇州小调,师承民间艺人王启明。2016年起,郑凤玲先后跟随10余位民间艺人一边学习小调,一边筹备组建团队创办地台社火传承公司。2018年,她开始整理陇州地台社火,编排陇州小调原始的社火表演形式。在王安义老师挖掘的民间小调基础上,她积极与民间艺人合作,深度挖掘原始唱曲资料,录制地台社火小调唱段。在学习传承与创新的同时,她还致力于非遗项目传播与教育,同团队一起将陇州小调带入校园开展项目传承实践教学活动,为陇州小调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5年3月郑凤玲被认定为陇州小调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供稿:宝鸡市群众艺术馆)
责编:杜鹏飞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