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商南县十里坪镇紧盯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工作目标,全力做好各项工作,解决一系列社会关注、群众期盼的民生问题。
加强社会关爱,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水平。通过公告栏、微信公众号、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养老保险政策和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宣传活动,向居民详细介绍养老保险的重要意义、参保条件、缴费标准和待遇领取、医疗报销等方面的内容,累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举办政策宣讲会5场次,有效提高了居民对养老保险政策的知晓率;协助参保登记,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认真审核参保人员的身份信息和缴费情况,协助群众办理养老保险参保登记手续,确保参保信息准确无误。辖区内3223人按时享受养老保险待遇,1903人享受了高龄津贴;落实监管责任,按照规定做好养老金待遇发放工作,及时为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办理待遇领取手续,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到每一位退休人员手中,定期对养老金领取人员进行资格认证,防止冒领、骗领养老金现象的发生。
开展社会救助,全面落实惠民帮扶政策。全面系统摸排,动员“四支队伍”宣传惠民帮扶政策,进村入户、走访群众,全方位了解群众的生活状况,发挥协理员作用,让居民熟悉社会救助等方面的程序和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实施社会救助;严格程序审批,按照个人申请,村级初审,镇级审核,局机关抽查的流程逐级审批,严格按照救助政策的规定,对申请救助的人员进行入户审核,系统信息比对,建立救助对象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救助对象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变化;落实救助资金,及时发放救助资金,确保救助对象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全镇新增低保84户163人,特困供养人员10户10人,临时救助发放5批次,276户941人,发放救助金46.6万元,有效解决了群众的生活困难。
关注特殊群体,全面保障特殊人群待遇。加强培训指导,对村(社区)儿童主任和残联专干进行政策宣讲与业务培训,同时通过电话抽查、周报汇总等形式进行督导检查;建立联动机制,镇村协作配合,定期走访入户,全方位摸排辖区内特殊人群数量。今年以来,共排查留守儿童87人,孤儿6名和事实无抚养儿童4名,并按照四色儿童管理要求建立了台账;共摸排各类残疾人1301人次,均完成在册登记;加强关爱服务。每月按时足额发放孤儿和事实无抚养儿童的生活费、及残疾人群的残疾补贴,为特殊人群的正常生活提供保障。
拓展文化生活,全面助推文旅融合发展。开展文旅活动,举办第二届商南县原生态民歌民谣大赛,打造十里坪镇综合文化站,并成功通过评估三级文化站,同时指导各村(社区)建设好集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多功能厅、棋牌室、健身室等活动场所为一体的村级文化站,充实农家书屋图书,累计上架各类书籍13000余册;落实文物保护,配合县文旅局进行了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实地走访现存大竹园关帝庙、白鲁础刘氏墓、大竹园黑龙洞遗址、红七十四师师部旧址等13座文物,落实文物保护相关责任人,有效保障了文物安全。
弘扬文明乡风,全面优化乡村治理成果。持续推进殡葬改革,倡导文明新风,自觉摒弃不文明祭祀行为,深化“墓地治理”专项行动,对全镇“三沿四区”范围问题墓地进行拉网式验收,确保旧坟不露,达到“见林见绿不见墓”,摸清墓地底数,实行台账管理,辖区内30座大墓,已经通过降碑、绿化等形式全部整改到位。强化村(社区)管理服务。落实村组干部的管理与考核制度,全年发放社区工资12次,发放131名小组长工资;开展慈善敬老活动,组织镇村干部积极参与99公益节捐款活动,累计筹集资金6200元。关爱关心老人,开展重阳节慰问活动,发放慰问资金9300元;积极开展社工服务,联合镇农商行、卫生院等单位开展“寒冬送祝福,情满敬老院”活动,为敬老院的孤寡老人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充分体现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供稿:商南县十里坪镇)
责编:刘朋涛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