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龙县三岔镇始终紧扣“理论武装强根基、群众路线暖民心、底线思维筑屏障”三大举措,用接地气的方式传党声、用贴心的服务聚民力、用严密的举措防风险,让党的声音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思想动能。
理论武装“筑根基”,筑牢思想共识“主阵地”
针对党员干部、村民群众等不同群体,打造“定制化”学习服务。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各村党支部常态学、“田间宣讲”通俗学等形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乡村振兴政策,转化为“土话”“家常话”,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依托7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理论+实践”活动,将理论政策融入文化活动中。同时运营“幸福三岔”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政策解读、乡村故事、便民信息,让理论学习“随时可学、随处能学”。
群众路线“连民心”,打造党的声音“传播网”
聚焦“群众在哪,宣传就到哪”,构建实用型传播矩阵,用好“村级大喇叭”,针对部分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的情况,定时循环播放“医保缴费提醒”“防诈骗常识”“天气预警”等内容,村民还可向村干部反馈想听的政策,让广播内容更对味。另外镇村干部带着政策手册走村入户,到村民院子里、田间地头上,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开展“送学上门”,顺带帮着代缴医保等服务,在服务中传递党的关怀,全年累计上门服务800余次。
底线思维“筑屏障”,守好乡村发展“安全线”
立足“早发现、早处置”,用实招筑牢安全防线,开展“常态化排查”,每月由镇宣传办联合村干部,对辖区内活动场所、农家书屋等进行排查,重点关注是否有不实信息传播。抓好“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村里常见的“邻里纠纷”“封建迷信”等问题,联合司法所、派出所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页、现场答疑、案例讲解,教群众用法律解决问题。今年已开展法治宣传3场,覆盖群众1200人次,村里的迷信行为、邻里纠纷明显减少。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下一步,三岔镇将继续围绕群众实际需求,让思想引领更有力、群众服务更贴心、风险防范更扎实,为乡村振兴凝聚起实实在在的民心力量。(高 丽)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