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天下安。乡村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城固县原公镇青龙寺村在乡村振兴中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绘制出一幅“业兴、村美、民富”的新画卷。
青龙寺村,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以北,距原公镇政府4公里,地处丘陵山区,辖区面积23.2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31户,总人口2041人,土地总面积5130亩,其中主导产业——柑桔面积4304亩,年产量1.3万吨,产值2000多万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5%以上。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美丽乡村
青龙寺村围绕“空间优化形态美、全域绿化生态美、村容整洁人居美、设施配套服务美、乡风文明和谐美、产业富民生活美”的总目标,以市级美丽乡村标杆建设为契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整治。
对主干道5000米的道路进行白改黑,硬化村组巷道5条15公里,实施河堤砌护工程1040米,建青龙寺文化休闲广场3处、停车场3处。修建桥涵5座,新建标准化卫生室一座,面积144㎡。两困户安置点一处、安置规模48户。打深水井3口、建蓄水池10处,铺设自流引水管道1万米,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8%以上。
创建“一米园子”地块74块5621㎡,打造花园43块、菜地26块、果园5块,美化庭院52户。粉饰改造村主干道两旁民居立面,粉饰农户墙体立面13000平米,完成墙体绘画1740平米。绿化种草4000平方米,栽植风景树、花草1.5万株,安装路灯156盏。建污水处理站1处,改善修建排污渠470m,排污管道1641m,排水沟1320m,修建化粪池7个,公厕7座,农户改厕已完成508户、垃圾集中转运。
通过危房改造、“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一系列专项方案的实施,青龙寺村内环境面貌大幅提升,形成了山水交融、生态写意的乡村美丽名片,被农业部认定为“一村一品”产业示范村,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定为“森林乡村”、被命名为市级人居环境示范村、汉中市美丽乡村示范村,2022年又被命名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加强基层治理 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
村庄是社会治理的基石和细胞。近年来,青龙寺村在镇党委、镇政府坚强领导下,村党支部牢牢把握“抓创建、促发展”的原则,以增强村民民主法治观念为先导,聚焦“德治、法治、自治”,立足强化党建引领、“四民主两公开”等,做好乡村治理制度化建设,积极发挥人民调解、农村“二老”作用,营造良好德治氛围,不断推动乡村治理创新发展,筑牢社会治理“第一道防线”,持续巩固乡村振兴、全民共享小康社会建设成果。2022年12月28日被司法部、民政部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在“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中,专门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村两委会其他同志为小组成员的“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负总责,副组长具体抓,小组成员专人负责人民调解、治安保卫、经济建设、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项工作,整个创建活动做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统一部署,有序工作。
组织建设有力有效。在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中,青龙寺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整体素质。
建成占地1775平米的法治文化广场;建成20米法治法治文化长廊,悬挂法治方面的警示格言数十块;建成25平方米法治书屋,藏书1000千余册,其中设有法律图书专栏,一间独立的电子浏览室,供群众上网查阅法律知识;2022年投资25万元建成了“法理亭”和“法治文化广场”。通过邀请公安、司法、交警等方面专家及法律志愿者,充分利用普法阵地坚持不懈抓好村民的法治教育,培育村民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观念。
把热心于村级事务的退休老党员、老干部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二老”的余热,让他们参与到对各类矛盾的化解、政策法规的宣传中去;引导年轻村民组成“青年志愿者队伍”,帮助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传播、普及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在关爱困难群体、增强其法律观念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设立了规范的调解室,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无群众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未发生民转刑案件。
民主建设规范有序。村委会把贯彻落实“四民主、两公开”作为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的重要内容,使村民民主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行“公推直选”的方式,推选村两委成员,并采用同样方法推选村民代表,确保了村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定期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以及党员会议,针对村里重大事务和重点项目的实施做到“一事一议”,有效地规范了决策程序,提高了决策民主性、科学性。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系列民主管理制度,凡涉及民主管理内容的村级事务,都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由村民委员会提出意见,经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讨论决定,付诸实施,有效提升了村民参与村级管理的积极性、规范性。按时对党员每年进行一次民主双评议,党务村务全面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通过公开栏、宣传栏、电子屏等,定期进行公示、宣传,接受广大村民的监督。
大力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设立道德讲堂和善行义举榜,引导群众弘扬传统美德,积极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和“美丽农家”150户,投资119.57万元,修建乡村大舞台、文化活动广场、景石村址牌等,组建了30人的文艺宣传队,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乡风文明得到良好发展,村民讲科学、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和谐。
共绘山水千里图,同筑乡村万载梦!青龙寺村经过“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进入了大众视野,在留住美丽乡愁的同时,也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和谐的美丽新乡村、法治乡村。(供稿:城固县原公镇)
责编:刘亚莉
编辑: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