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榆林市老促会与绥德县老促会携手薛家峁镇政府,在该镇共同举办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班,为当地种植户送上实用技术干货与优良种子,以实际行动助力老区中药材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培训会由县老促会会长张峰岗主持。市老促会副会长张军德、乡村振兴促进部副部长刘健鹏,县老促会副会长安绥力,妇工委主任郭舒,绥德县薛家峁镇镇长薛磊,中药材远志种植专家刘鑫,绥德强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强等出席活动。来自全镇21个行政村的40余名中药材种植户参加培训。

薛磊在开班致辞中表示,中药材产业兼具市场需求与政策扶持优势,是富民兴村的“潜力股”,但从选种到采收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支撑。他希望种植户珍惜“家门口”的学习机会,把技术学深悟透、用出实效。
张军德在讲话中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拓宽农户增收的重要途径。全市老促会系统始终聚焦老区乡村发展需求,积极组织实用技术培训。今年以来,市、县老促会已在绥德义合镇、田庄镇分别开展果树管护和蜜蜂养殖培训,此次聚焦中药材种植,邀请专家与本地企业大户授课,就是为了帮助种植户“把地种好、把药材卖好”,切实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他希望种植户要认真听课、大胆提问,后续遇到问题及时向专家咨询,努力把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

在技术培训环节,刘鑫结合多年实践经验,系统讲解了远志在选地、整地、播种、除草、施肥、采收及病虫害防治等七个关键环节的操作要领。他特别强调,远志不宜种植在黏重土和低洼积水地区,最佳播种期为端午后至数伏前;施肥应注意氮磷钾合理配比,其中磷肥对增产效果显著;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可选用辛硫磷颗粒剂防治地下害虫,叶枯病高发期喷施代森锰锌溶液。实用的技术讲解种植户的浓厚兴趣,大家认真听讲、详细记录。

张强介绍了黄芪的种植效益与市场前景,结合企业全产业链发展经验,讲解了高标准种植技术、产地初加工方法等,并分享了公司带动周边农户开展仿野生黄芪种植、年产量达600吨、产品远销广东和台湾等地的成功案例,为参训农户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模式。

培训结束后,市、县老促会向参训种植户免费发放了优质黄芪种子,每户1斤,助力大家“学得会、用得上、种得好”。种植户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既学到了关键技术,又获得了优质种子,将把所学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力争实现增产增收。

据悉,绥德县近年来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将中药材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5万余亩,其中黄芪种植面积超过3万亩。本次培训不仅是市、县老促会践行“服务老区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也为种植户搭建了“专家—企业—农户”的对接平台,将进一步推动绥德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更多群众通过特色种植走上致富路。(王建峰)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