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广袤乡村的主干道上,一排排太阳能路灯准时亮起,柔和的光线沿村道缓缓延展,驱散了夜的漆黑,照亮了群众出行的平安路。
这一温暖变化的背后,既是汉阴县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发力,更是依托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大力推进农村公益事业项目的成果。一批村民急盼、村内急需的农村公益事业项目进一步补齐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短板,惠及山乡万千群众。

此前,在汉阴县部分偏远山村,由于基础设施薄弱,长期缺乏规范照明设施,每至夜晚,村道漆黑难行,村民夜间出行、学生放学归家需“步步小心”,陡坡、弯道等路段更是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啥时候这条路能装上路灯?”成为群众的共同诉求,也成为县财政局聚焦民生办理实事的重要方向。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县财政局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契机,以农村公益事业项目为抓手,将“乡村亮化工程”列为重点民生实事,全力推进项目落地见效。
近年来,县财政局在全县10个镇33个村实施“乡村亮化工程”项目34个,安装太阳能路灯2700余盏,成功实现了村级主干道、村民集中居住区、文体活动广场等区域的照明全覆盖。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汉阴县财政局始终坚持“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原则,联合项目镇村开展实地踏勘,结合村落地形地貌、人口分布、交通流量等因素优化点位布局,在重点路段和公共活动密集区域加密布局,确保照明无盲区。
路灯亮起,改变悄然发生。全域覆盖的夜间照明网络,让乡村夜路变身“安全走廊”,夜间出行事故发生率大幅下降。灯光更拉长了乡村的夜间生活半径,村民在灯下跳广场舞、下棋聊天,曾经寂静的村落因灯光焕发温情,“路灯下的社交”更让邻里关系愈发融洽。
更重要的是,这一盏盏路灯成为乡村振兴的 “赋能灯”。在部分文旅资源丰富的村庄,覆盖到的照明路段减少了游客夜间出行的安全隐患,延长的照明时间让农家乐、乡村民宿经营时长增加,乡村旅游从 “日间游” 向 “全天候” 延伸,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开辟新路径。
从“暗夜行路”到“光明满途”,乡村路灯亮化工程不仅是温暖民心的民生工程,更是振兴工程。
下一步,汉阴县财政局将持续深化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政策落实,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优化基础设施布局,以 “小项目” 办好 “大民生”,以 “微改造” 推动 “大提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入更多动能。(张琳)
责编:张颖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