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紫阳县林业局:林下经济铺就绿色致富路

8月14日,走进紫阳县洞河镇洞河村的李子园里,成群的野山鸡穿梭林间啄食野草,咕咕声此起彼伏。村民吴斯宝早早来到园里,熟练地给这批“生态宝贝”添食,这样的清晨劳作,从去年起就成了他雷打不动的习惯。

林禽共生结硕果

“鸡和果树是天生的‘好搭档’。”吴斯宝算起了“共生账”:果园野草成了鸡的天然饲料,鸡啄食杂草省下人工除草钱,鸡粪发酵后又成了果树的有机肥,“一羽鸡3到4个月就能出栏,去年7月进的1000羽鸡苗,年底就卖出2000羽成鸡,每羽能卖150元左右。”除去成本,单是节省的肥料和人工开支就有1万多元,这笔账让他笑得合不拢嘴。

IMG_256

妻子张厚艳接过话茬:“以前总觉得不用化肥果子长不好,结果个头小、色泽差,价钱上不去。今年就剪枝、松土、浇了几次水,靠鸡粪当肥,果子又大又甜,客商抢着要。”

这股“共生劲儿”还延伸到了茶园。“6月李子一成熟,就把鸡赶到茶园,既能让鸡啄虫吃草,鸡粪还能滋养茶树,等茶季过了再赶回来。中间撒点草籽,下半年鸡的口粮也不愁。”吴斯宝指着绿意盎然的茶园说,“你看这茶叶,以前总泛黄,鸡来‘驻场’后,叶片油亮得很!”

作为紫阳县的生态大镇,洞河镇始终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到实处。依托优质生态本底,该镇按照“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宜旅则旅”原则,推动林下经济差异化发展,让生态资源活起来。

“目前全镇已发展林下产业2000余亩,年带动产值超1600万元。”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柯玉华介绍,下一步将聚焦产业链延伸,规划建设社区工厂和冷链物流中心,推动从种养结合到精深加工的全链条升级,让林下经济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绿色引擎”。

药材成了金疙瘩

无独有偶,在紫阳县,林下种植的“致富花”在双桥镇同样绚丽绽放,成为生态富民的又一亮点。

与洞河镇隔谷相望的双桥镇坐拥20余万亩林地资源,近年来通过深耕林下中药材产业,让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经济动能,蹚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共生共荣的绿色发展新路。“林下种天麻,菌柴共生,这环境长出来的药材,品相和药效都没的说!”紫阳县明芳现代中药材种植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朝建提起林下种植的优势,话语里满是自豪。

“紫阳县生态好、富硒含量高,咱种的天麻品质顶呱呱,没虫害,每到采收季,安徽亳州、湖北、重庆等地的药商都是上门来抢,根本不愁卖!”周朝建说。

2020年,这家公司在双桥镇试种天麻时,曾因技术不熟、摸不准山里的“脾气”,连亏两年。但靠着一股子钻劲,他们硬是摸透了林下种天麻的“生金诀”。“如今200多亩林地全是‘聚宝盆’,一亩能收7万元的天麻,刨去成本,每年稳稳落袋3万多元。”周朝建算起账来底气足,“去年卖了一百多吨,每吨4万元出头,光这一项就进账500多万元!”

双桥镇六河村的陈光国,返乡后就在公司务工,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每天管饭,还能挣150元,一年能干180多天。闲了回家打理自家农活,两边不耽误,一年稳稳增收3万多!”他笑着,眼角的皱纹里都透着甜。

“现在是货不够,客商多!”周朝建语气笃定,下一步要带着乡亲们一起干——公司出种源、教技术,农户放手种,年底统一收,要让更多人靠着这“金疙瘩”富起来。

“我们坚持‘企业订单+示范基地’模式,已培育20余家特色产业经营主体,发展厚朴、天麻、猪苓等中药材8万余亩,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带动1200多人就业,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双桥镇镇长彭杨介绍道,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正让更多村民尝到“绿水青山”的甜头。

多元业态富山乡

双桥镇的“药材香”还在山间萦绕,洞河镇的林下魔芋则是另一个“致富密码”。

IMG_256

“今年引进的‘安魔128’品种,抗病性强、繁育快、品质好,特别适合林下生长。”洞河镇田榜村党支部书记桂成才算起了细账,魔芋喜阴,林下种植省了遮阳网的钱,落叶自然腐熟成肥料,一举两得。村里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由合作社统一供种、技术指导和回收,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等方式,发展林下魔芋500亩,带动50余户增收,户均年增收达1.2万元。

在东木镇的山林里,“林蜂”共养这桩甜蜜事业,正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燎原村党支部书记刘应军一提起来就满脸笑意:“多亏了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的消费帮扶,去年单是蜂蜜就帮咱卖了750多公斤,销售额超13万元,实实在在帮大伙儿鼓了腰包!接下来,村里打算以集体为依托,把这好事儿辐射到周边村庄,让更多农户跟着沾光,让这好山好水的生态资源,变成源源不断的经济财富。”

村民黄明奎是村里的养蜂好手,说起自家的野生蜂蜜,他语气里满是自豪:“咱这蜜纯野生、品质高,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而且大伙儿心里都有数,采蜜时只取三分之二,特意留三分之一给蜜蜂当存粮,这样来年蜂源才稳当。就靠这,我每年忙活俩月,就能有2万元收入,日子过得比蜜还甜呢!”

放眼紫阳全县,这样的特色产业布局正遍地开花……截至目前,紫阳县林业产业产值达10.1165亿元,特色经济林、林下种植、林蜂养殖等多元业态蓬勃发展,其中特色经济林面积6.5万亩,林下种植18万亩,林蜂存栏6万箱,呈现出多业并举的良好态势。

“我们将持续深耕林地资源富矿,推动产业深度融合,让绿水青山在生生不息的发展中,真正成为滋养百姓幸福、支撑县域强盛的‘绿色脊梁’。”紫阳县林业局局长晏刚林说。(来源:紫阳县融媒体中心)

责编:张颖

编辑:雷利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