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泉县农业农村局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着力破解人才作用效能发挥不够充分难题,会同有关部门分类施策、分层推进、分工协作,建立一支“留得住、用得上、能致富”的本土实用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开辟多元渠道,构建“资源库”。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返乡涉农创业者等农业生产者为主,采取专家讲座、现场指导、远程教育等形式,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推动构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认定初级职业农民1200余人,中级职业农民52人,高级职业农民20人,在全县5个镇建设乡村人才超市、局统筹农业技术培训、镇村吹哨、部门报到;聘用146名外聘技术员包村、累计选派88名科技特派员等措施,吸纳正高级职称人员1人,副高级职称人员18人,中级职称人员32人,初级职称人员13人,土专家100余人定期到村开展技术指导,答疑解惑,激活乡村人才带动产业发展能力。
发挥头雁效应,激发“新活力”。2022年以来,县农业农村局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重点面向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家庭农场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联农带农能力强的经营主体负责人、企业业主等,通过系统培育、导师帮带、综合支持和激励保障等,学习借鉴江浙地区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积极对接外部资金、技术、带动村域产业发展。不局限于传统种植,找准方向,积极探索农业发展多元路径,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让就近农户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农户增收。目前,全县已累计培育“头雁”15名,2025年计划培育6人,涉及我县中药材产业、电商产业、茶叶、畜牧、魔芋深加工等诸多产业。
人才赋能产业,推进“大服务”。通过实行家庭农场“一码通”管理服务制度、开展“千员带万社”行动、万企兴万村行动、聘请农业经营辅导员、举办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全县新型经营主体“走出去”培训,定期邀请农业专家对联农带农能力强的经营主体开展授课解惑,为本土人才传授新知识、新技术,从种植养殖技术的推广、农产品的销售、先进营销手段的普及,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的能力提升以及增强自身联农带农能力,实现人才与产业的深度绑定、精准对接,有效服务县域农业产业发展,开展专题培训200场次,技术帮扶300余次,县域农业产业发展呈现预制菜首位产业做大做强,蚕桑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中药材产业稳步扩张,蜂糖李、食用菌、生态渔业等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加快的发展态势。(供稿:石泉县农业农村局)
责编:张颖
编辑:时雨